你在認真地活著嗎?

最近格子上選修課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女生,這個女生名字叫茗茗,但是茗茗的心情卻總是不明朗。

她每天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真煩,還要上課。”“天真冷!我想回宿舍!真無聊!”“這個人真討厭,她剛才瞪我!”“做兼職累死了,我才不要。”“真不想上大學!趕快畢業吧!”

起初聽到茗茗對各種事情的抱怨,我還會各種安慰她開導她,但是面對她無時不刻的抱怨我真的有心無力了。

對于這樣的女生,我只能說,還好我們只是同學而不是室友。

否則每天都要在宿舍聽見她沒完沒了的抱怨,感受著她無處不在的怨氣,我真的會發瘋的。

我曾經問過茗茗,以后想要做什么呢?她竟然沒有絲毫的想法。

我不禁懷疑,那你是活著在干嘛呢?每天賴在床上拿著手機荒廢自己的時間就是你最大的愿望嗎?

01

就在前不久老師讓我們全班去參加過一次兼職,不知道是否有朋友聽說過,叫甦盛典,是新物種企業一起交流的展會。

我們的工作內容也很簡單,就是將宣傳冊子裝袋然后放到每個嘉賓的座位上。

當天茗茗也來了,她站在我身邊:“格子,我好餓啊,怎么都不讓吃飯啊。累死了,早知道這么累就不來了。明天我就是死也不來了,還不如在宿舍呆著呢。”

我……無話可說,在場二十幾個人,沒有個人去抱怨這個工作又累又苦,只聽到她在我耳朵旁邊像蒼蠅一樣不停的說話,我的腦仁疼得都想要炸裂。

后來第二天她果然沒來,等到發工資了,每個人兩天400,她只有200,果然,不一會兒微信響起來了。

“格子,你們都有400啊,哎,早知道我就去了,200塊呢。”

我不禁在心中苦笑,說不來的是你,說工資高的也是你,這種人就是欠缺在社會上吃苦。

這個世界不欠你什么,你也沒有資格甩著一張萬事不爽的臉去抱怨,誰的獲得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在你去羨慕他人的時候,不如好好想一想人家在累死累活的時候你在干嘛吧!

02

我雖然不是一個多么勤勞的人,可是面對自己的選擇和此刻正在做的事,是多苦多累都不會去抱怨的,只想著更快更好地完成它。

格子從大一開始就做兼職,超市的售賣員、服裝店的導購……等等,這期間,也因為受欺負暗自流過很多次眼淚,但是也遇見過好人的熱心幫助。

可是這所有的一切我都一個人挺過來了,現在的自己,已經不是剛剛上大學的小白,很多東西自然而然也就知道該怎么辦。

我想,這就是成長中無形的收獲。

我甚至有一段時間,因為覺得生活太閑散,所以每天只要沒課的時間都會去兼職,畢竟吸取點社會經驗也是好的。

那個時候每天忙到十一二點回宿舍,早上七點多起床去上課,對于愛睡懶覺的格子來說,這簡直就是慢性自殺。

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卻是最充實的,每天的付出都有回報,每天都有事情做。

不知道當你每天夜晚放下手機準備入睡的前一刻,是否感覺到內心是空虛的,是否覺得一天還什么都沒做就已經過去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么你得多么的可悲?因為你只是活著,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活。

03

格子在做兼職的8個小時里對自己設立過一個原則,就是不碰手機。

很高興我能夠做到,那八個小時里沒有手機,我就會認真觀察周圍的人和事,這對寫作是很有幫助的。

不過在工作空檔偷偷玩手機的小時工格子也是見了多的,這些人通常都會有這樣的心理:小時工不就是耗時間的嘛。

聽到這話我就想反駁那個人,白領每個月的工資同樣是固定的,難道他們就不是每天在公司里待夠八個小時就下班了嗎?

人家卻怎么還那么認真地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呢?

因為他們有理想有欲望,他們想升職,想要漲工資,想要做更多的事情來證明自己。

難道小時工除了一個小時20塊就沒有其他的價值嗎?難道作為一個區區的小時工即使工作認真也沒有什么用嗎?

那么讓格子用事實向你反駁好了,格子在一家品牌服裝店工作很認真,后來區域經理很欣賞我的勤快,每一次有工作都會先找我。

甚至我因為離校太遠所以辭職,區域經理都會主動勸說離校近的店長招收我。

如果你在一開始就衡量自己的努力是否會獲取相應的回報,那么你最終也什么都得不到。

只有先去做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付出你不想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你才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你想要的。

04

我知道,其實現在的大學里, 茗茗這樣的學生多了去了。

每天在教室和宿舍來回轉悠,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

手機成了唯一不離身的重要物品,只要畢業的那一刻還沒來臨,他們都還有借口這樣茍活下去。

他們就像是被飼養在糞坑里的寄生蟲,臭不可聞地爬行在小小的世界,卻從來沒想過去一個干凈整潔的地方。

因為,那里沒有免費的養料,需要爬很久很久才能存活下去。

我曾經聽過一句話,人真正死亡的那一刻,不是心臟停止跳動,而是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懷念和記得他的人。

想想你活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什么吧?是每天由你產生的成堆成堆的垃圾還是被其他人銘記的成就。

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悲的,因為他們找不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存活的意義。

至少,你得知道,你此刻是在做什么,做的事情是否能夠體現你存在的價值。

畢竟人生在世上,不僅僅只是活著,更重要的是怎樣地活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