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同目的的企業,其KPI的設置是有側重點的。下面來詳細解剖下各類型重點要數據:
媒體品牌型
對于媒體型,以讀者為中心,立足點是內容。
典型案例:虎嗅,LIinkin中國,一條,市場部網
在這個情況下,粉絲被定義為讀者。微信公眾號更像一本連載雜志。
對于一本雜志,最重要的就是看發行量。在新媒體時代,就是閱讀量。
但是雜志的發行量取決于很多方面,雜志的內容,發行渠道,月刊還是周刊。在新媒體時代是被這樣定義的:
對于內容運營:
1.全平臺閱讀量:
全平臺閱讀量=自有微信公眾號閱讀量+轉載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其他媒體閱讀量(比如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
為什么強調全平臺,因為媒體型的最核心的在于傳播,觸達的人數越多越好。
2.公眾號打開率:
打開率=會話渠道打開人數/整體閱讀人數,因為文章會存在一定打開周期,一般按照發文后3天統計。
3.原創率:
文章原創的比例,當然原創比例越高說明公眾號內容越優質。
4.文章留言數:
每篇文章的留言數量,代表讀者的粘性。
5.閱讀完成率:
有多少用戶能夠完整讀完你的文章。這個需要開通流量主,因為需要看完文章才能看到廣告,可以間接的從廣告位的曝光數,看到讀完文章人數。
6.轉發率:
代表著文章對讀者有觸動感
7.收藏率:
代表文章對讀者有用
對于渠道運營:
1.微信公眾號粉絲數
這相當于初始的發行量
2.全平臺穩定轉載合作商
有穩定的轉載對象(給對方可以開白名單),可以進行引流。
3.外部互推(活動)的數量
很多內容號,特別是時尚行業,互推漲粉到現在仍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互推的關鍵在于粉絲的匹配,最好是異業。
4.平臺渠道數和質量:
除了微信外,在今日頭條,網易,鳳凰等開通的渠道數量,以及各個渠道扶持的力度,例如騰訊的芒種計劃。
5.廣告合作商數量
對于自媒體來說,內容是立足之本,廣告則是發家之本。所以獲取穩定的廣告合作商數量對商務是核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