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4月,我離開工作多年的醫院,回家當起了“家庭婦女”。將近半年的時間里,我白天漫無目的在這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閑逛,商場、超市、博物館、書店、圖書館、胡同、公園......差不多把以前想去又沒時間去的地方都轉了個遍。下午回到家做家務(終于省了小時工的錢),再慢條斯理的做晚飯,盡管廚藝不精,但依靠強大的度娘對照著鼓搗,好歹不用再吃成日的外賣、食堂或者面條、速凍餃子啥的了。傍晚伺候完兩位爺的吃喝,我跟著院里的大媽大姐們學跳廣場舞,或者和閨蜜散步,從她們那里獲取原單位的各種八卦及信息,周末也可以一家三口去看電影、吃頓大餐......終于沒有了三班倒,終于可以睡夠覺,終于在周末和假期不用無休止的值班。唉!日子過得真是閑適無比,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那種“窮的只剩時間”的感覺吧!
到了9月,看煩了電視連續劇,歷經學習廣場舞、瑜伽、爵士舞等等的失敗打擊,又因為運動過度導致關節受損,醫生要我保持“平移運動”,我終于打算要做一個“安靜的女子”。而這時無意之中發現的簡書給我帶來了不小的驚喜,但那時只限于閱讀和寫流水賬般的日記,把它當作了一個了解世事的窗口和記錄生活軌跡的日記本,并不敢去有什么過多的想法,盡管過去我也曾希望自己能做一個文藝女青年來著。
簡書成了我日常刷開量僅次于微信的App,經常瀏覽導致我對其中的各位大咖們也有一些印象。但奇怪的是,一直到了今年的10月,在遇到無戒的寫作訓練營前,我對以前的各種訓練營似乎都自動屏蔽了,而這次,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般,我的手自有主張、不由自主的就點擊加入了進去。
一場不落的聽著微課,這幾天的我改掉了以前早晨先生孩子出門后睡回籠覺的習慣,準7點坐在書桌前,邊聽課邊臨摹字帖。課后開始瀏覽群里信息,選出感興趣的文閱讀和評價,盡管我還是個簡書的超級小白,可能對別人的幫助不大,但我想至少讓作者知道我曾來過,也從他們的文中學到不少東西,為他們點贊。
我可能寫不出什么勵志的雞湯文,暫時也碼不出精彩的長篇小說,甚至于對電腦的使用我也一時不能得心應手。但怕什么呢?在無垠的網絡世界里,我可以在一個小小角落里觀望;在紛繁迭至的簡書世界中,我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個小小空間。來到這里,我只想給自己平凡簡單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而這抹亮色卻給我帶來了整個的春天!
未來的三百多天里,關注與并進是我的主旨,伴隨的是擺脫懶散和懈怠。更好的去讀書、更好的去生活。也希望遇見更多的好文,遇見更好的自己。做不成文藝女青年,那就做一個文藝女中年吧!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這是我今天看見最勵志的一句話,我已經當了太長時間的觀望者,就從現在開始做寫作的行動者吧。
無戒365寫作訓練營? 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