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和男孩在初中相識,初一那年女孩通過父母的關系進入縣城的初中,為的是縣城的初中教育水平高一些。男孩家在縣城,按照區域劃分,和女孩同一所初中。
開學一個星期兩人并不相識,女孩的同桌是男孩的好友,下課期間經常過來“串門”,久而久之便認識了。后來漸漸熟了起來。
女孩成績中游偏上,也算得上是“好學生”,至少在倒數行列的男孩看起來算是。女孩因為個子有些高,所以不習慣坐前排,一直就在后面,而男孩因為成績坐后面,可以說是絲毫沒有“虧待”他。
初一過了半年,在餐廳遇到,偶爾打個招呼,借個飯卡(寄宿制學校,都在學校吃飯,往卡里充錢,刷卡)。慢慢地借來借去,兩人比以前更熟了。再加上青春期小男生那種“賤”,她發現男孩很有意思。
男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一般不會告訴別人自己的難處。偶然間,女孩從同學那里聽來傳聞,男孩家里條件比較差,父母經常吵架,家庭關系不和睦。女孩就更加心疼男孩了,加之那時候女孩吃的少,讓男孩借飯卡的情況就更多了。
男孩喜歡去超市,有時候需要找的零錢,就直接拿一個棒棒糖,再加上男孩本身就喜歡吃糖,所以身上總是帶糖。時不時給女孩分一個,后來一起玩的時間越來越長,感情自然也是越來越好的。
初二分班,有緣無份吧,兩人不在同一棟教學樓,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兩人的“往來”,兩人還是在一場關于“飯卡”的交易中,不斷聯系。
后來,有一天朋友告訴女孩,男孩快過生日了,女孩買了個本子寫了滿滿一個本子的話,買了塊手表,但是村里的店太少了,款式不多,那只表有點偏女性化。男孩的生日是在星期一,寄宿制學校一周休兩天,周六周日,兩人在家聊QQ,女孩問,你快生日了,你有什么愿望,姐幫你實現。(為什么是姐呢,女孩比男孩大一個月,再加上那會兒流行這種東西)男孩說,你說的,什么都可以?女孩,當然,只要我能實現,一百萬我是沒有的。男孩靜了一會兒沒有回復,然后“對方正在輸入中……”出現了,再過了一會兒,“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嗎”出現在了那個小小的對話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