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能這樣做””我覺得你這樣做不對“想像自己說這些個話時候,太主觀且效果非常差,與溝通的目的相距太遠甚至都把自己的情緒帶出來了。
有些人在工作當中與人溝通讓人感覺很專業,很舒服,這種感覺是怎么來的,除了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有什么?
陳述清楚事實,把事實講出來,把細節講出來的能力。
觀點
1、觀點是觀察事物所處的立場或出發點。
2、從一定的階級利益出發所形成的對事物或問題的看法。
每個人對待同一事物人觀點和立場都不同,有相反的觀點也是非常正常的。
事實
事情的真實情況。
陳述
1、有條有理地表達。
陳述事實即有條有理的說清楚事情的真實情況,這個基本上很難。
這個真實的世界真真假假,每個人的認知都有局限性,且出于不同利益目的陳述過程中難免摻雜著個人的觀點,讓人無法辨別事情的真偽。即便是現在新聞報道,專家等所陳述也需要去除觀點和偏見,才能看到背后的真實目的。如同我們從小聽到的“吃小紅帽的灰狼是個大壞蛋。感覺事實就是這樣,根本不用多想,但其實這只是一個觀點而已,并非事實。
看清事實,需要邏輯能力,理解能力等,要掌握各種邏輯謬誤。
今天主要想寫一寫,如何陳述事實,無偏差的,將與事實相關的信息傳遞給其它人。這也是工作當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匯報工作,安排工作都需要將事實精準的傳遞出去,減少偏差,誤會。保證有效的溝通。
陳述是動詞,這個動作也存在很多主觀的影響,生活中大部分事實在陳述過程中加入了情感,將事實扭曲或者無意識的曲解,讓人很難憑陳述的內容得到事實的真相。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每天需要處理的信息,非常多,如果將精力花在辨別事實的真偽上很顯然,沒有那么多的精力,于是人們選擇了相信專家,相信權威,相信直覺,這樣看上去比較節省精力。
可是這樣會在不知不覺間可能就會接受一種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觀點甚至可能是錯誤的觀點,進而影響了自己的選擇。憑借自己不了解的觀點或者自己以為正確的未經自己思考的觀點去做選擇,帶來的后果,可想而知。必敗無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