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甘肅白銀景泰縣城向西數十里,曾經有一片豐美茂盛的森林。而現在卻變成綿延不絕的戈壁。祁連山余脈在荒涼的大地上橫亙而過,散落其間的古兵寨和烽火臺讓人不由得想起王之渙的“一片孤城萬仞山”。
古城鳥瞰形如金龜,故又稱“永泰龜城”。古城外形是一大圓,四面有4個甕城,形似龜的肩足,保存尚好,只是如今甕城上的建筑已不存在了。
《中國國家地理》詳盡記錄這座古城的歷史,也正是如此,也使得這座古城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否則這座古城的命運就會是這樣:古城在滿漫漫風沙中塌陷,最后一個古永泰城戍邊將士的子孫帶著對這座城的眷戀,帶著滿眼的不甘不知道何處是歸途只能成為永久的天涯淪落人的遺憾離開。
近年來永泰古城也憑借其無窮的魅力成為景泰縣獨特的旅游資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訪古、探險、考察。歷年拍攝《最后一個冬日》、《美麗的大腳》、《雪花那個飄》、《西部熱土》、《汗血寶馬》、《決戰剎馬鎮》等多部影視劇,這樣讓這座古城開發利用重新散發起光彩。
這樣一座經過歷史洗刷后的明代古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歲月的流逝,它漸漸衰敗剝落并自然坍塌,陽光斜照下的殘垣斷壁輕輕訴說著它的蒼涼與悲壯,就像一個垂暮的老者。靠近它,會是重重的回憶、沉沉的責任感。
站在永泰古城墻上,耳邊回響起商賈行旅的駝鈴聲。觸摸著殘存的古城墻仿佛見證著當年的飛沙征塵。
永泰城坐落于壽鹿山、老虎山前傾斜的平原上部。周圍屬于半荒漠區,自然植被極其稀少,僅有矮蒿草、線葉蒿草、鬼火絨草等在戈壁荒灘上生長。
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是明政府為防御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侵而修建的長城沿線要塞。由于城墻堅固,400年來沒有被攻破過。即使在400年風霜雨雪的侵蝕下千瘡百孔、腐朽不堪,但遠遠望去依然高大堅固。
在城墻西北角有一個大豁口,道路就從這里穿進城去。夕陽下的古城內,老人們安閑地坐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聊天,兒童們在嬉戲,一副悠然自得的景象。
沿著城墻邊上的斜坡登上這十幾米高的城墻,放眼望去,房舍鱗次櫛比,縱橫的街道排列得井然有序。
望向城外,護城河已經干涸了,護修人員也在重新鋪設河道,盡管這樣,城內到處都能看到維護的痕跡,因為之前拍戲的原因,所以城門有加固和翻新。從城里面向城外望去,一每一條被汽車碾壓過的痕跡,都記錄著曾經的繁華。
一直圍繞城墻走,不時就能聽到甕城狗的叫吠聲。走著走著,聽到遠處有奔跑的聲音,停下來放眼看去,一大群羊正在跑過來,準備回到自己的窩里去。
抬頭一看,已經是夕陽西下了。一大群羊入城,不需要人驅趕,就那樣慢慢地跑著,有時候羊跑偏了。牧羊人一聲吆喝,那些走散的羊就自動回到了羊群,著實有趣。
坐在城墻邊的老人孤獨地抽著旱煙,看著這座經歷了歲月流逝的古城孤獨地矗立著。
永泰古城的星空也同樣震撼,古城周邊基本沒有建筑,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沒有無鱗次櫛比大廈,更沒有五顏六色路燈,在這里就只有一座古城和屬于自己的一片星空。不過旅行并不是讓自己顯得偉大,而是在浩瀚中看到自己的渺小。
三毛說:“人之所以悲傷,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而更無法面對的是有一日,青春,就這樣消逝過去。”
中國有太多的歷史地理文明正在消失,這座逐漸消失的孤城起因為有你我的關注,他們才緩慢崛起,也希望在你我的見證下,不要讓他成為消失的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