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準對的人(跟人學(xué))
作為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就多跟身邊的比自己有能力有前途的朋友接觸,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像他們請教自己不懂的區(qū)域,更可能的得到他們的指點,說不定就在一瞬間你就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并能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計劃。
舉例:
之前我就是個無所事事的人,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但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么,擅長什么。身邊的人做什么,流行什么,我就跟著做,就想只要隨著大眾就不會掉隊,可是永遠沒有成就感。就在微商盛行的時候,我遇到了改變我人生道路上認知能力的貴人~娜姐。那時候群里有課程或者任務(wù),她都會找我聊,跟我商量,爭取我的意見,我們一來二去產(chǎn)生了共鳴。她比我有能力,有想法,在堅持成長方面一直在影響我,在她的引導(dǎo)下,我懂得了讀書的樂趣、了解到鍛煉身體的必要性、知道了制定目標的重要性。
? ? ? ?改變需要機遇,成長需要動力。
二、運用網(wǎng)絡(luò)能量(跟手機學(xué))
1.工具軟件
a:用mindly做出每日計劃
b:每天用錘子標簽寫每日總結(jié)+計劃隨筆
c:每天早飯時打開“得到”,收聽每日聽
時間長的話我還會選擇喜馬拉雅,選擇性的收聽。
d:看書時為了提高專注力,用上forest,完成一個番茄鐘就很有成就感
e:在看文章的時候,碰到有價值的信息第一時間收錄在有道云筆記中,再固定時間進行整理復(fù)盤
f:遇到疑難雜癥,不懂就去~知乎
g:把每天的計劃花費時間都進行明確的記錄~愛今天
2.公眾號
陌陌、扣扣、博客、人人網(wǎng)……都被現(xiàn)在的微信替代,有手機的地方就有微信的存在。我們在微信上聊天,搶紅包,有心的還會在微信公眾號上進行碎片化閱讀,大多數(shù)的朋友碰到了喜歡的文章就關(guān)注一下那個公眾號,然后想起來就點進去看一下,漫無目的的讀著,不知不覺半個小時過去了,其實這樣的效果并不明顯,你只是看起來很牛的樣子,問你到底get到了什么知識點,你有口說不出……
有針對性的公眾號攻讀
舉例:
我把自己喜歡的公眾號添加到桌面,并進行分類(個人的和社群的區(qū)分開),每天利用forest番茄鐘專注讀書后,第二個事情就是有針對性的碎片化閱讀。
按照對自己有價值的順序排列,方便查看。
三、修煉自我(形成個人體系)
有了網(wǎng)絡(luò)和朋友的帶動學(xué)習,再加上個人的汲取、整理、總結(jié)、復(fù)盤,不難形成自己的學(xué)習系統(tǒng)。
1.我的修煉工具
把對自己有用處的進行分類,這樣在查找時就能節(jié)省很多時間。
2.我的修煉書籍
在選擇圖書方面我也是慢慢的摸索出來的路子,一開始不知道從何下手,現(xiàn)在明確了閱讀方向:先學(xué)會如何讀書,再學(xué)會時間管理,最后在能充分利用好時間管理的同時,加上會讀書的方法,選擇性的主題閱讀。
四、有效輸出(寫文章總結(jié))
沒有記錄的生活相當于沒發(fā)生。
看的文章和電影,第一時間就該用文字寫出來當時的所思所想,因為我們大腦的記憶周期很短,短期記憶的第一個周期才5分鐘,長期記憶的第八個周期才有15天,試想,我們上學(xué)時背過的一首詩幾天不記還會生疏,更何況每天這么多的信息量!
所以,有思就要理,有感就要發(fā),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