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你愛姐姐嗎?”
“很愛很愛!”
“真的嗎?”
“你的女孩,為什么不信任?”
這是我和妹妹的日常對話方式,在姑媽的通訊錄里,我的名字是大寶,妹妹的名字是小寶。姑父說,那姑媽是什么?我小心地說,那就老寶寶吧。我不確定這樣說了晚上還能有飯吃。
小寶是那種你把她罵的昏天黑地,然后拿一個蛋糕就能喜笑顏開的人。我跟她說過,如果哪天我們倆吵架了,我就買一桌子的零食吃給她看,不過我相信,在那樣的情況下,她會是那個主動和好的人。
關于我是她表姐還是堂姐的問題,我們認真的討論過,但小寶當機立斷地告訴我,我是她親姐。我記得很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在說新發現的火鍋店。
小寶的床是上下兩層的,上面是我的地盤,下面是她的世界。后來因為晚上上廁所爬上爬下太麻煩,我果斷睡在了旁邊的大床上。睜開眼睛就可以看到我妹肆無忌憚的睡相,是我每天最大的噩夢。還堅持了這么長時間。
再后來姑媽搬了新房子,妹妹堅持把情深意重的高低床搬到了新臥室,至于另外一個臥室,我和妹妹異口同聲,榻榻米。姑媽問要那個干嘛,方便打架。只可惜,這么長時間了,還沒實踐過一次。
實習工作開始后,我和哥哥住在了二爹的房子,幾個星期才能回姑媽家一次。每到周末,姑媽都會熱情地叫我回去吃飯,我委婉地拒絕,她繼續熱情,一來二去的,只要我稍一松口,她就立馬掛電話。姑媽的目的一直很簡單,就是把我喂胖,可能她不甘心自己的勞動成果只有姑父和妹妹兩個人吧。
“晚飯想吃什么?”
“都行。”
“冰箱里有雞肉,我給你燉雞湯吧?”
“我……”
我不想吃肉的話還沒說出來,桌子下有人踢我,小寶眼睛里的光比做作業時亮十倍。
“我剛好想喝了。”
我是姐姐,小寶是妹妹,所以,我們倆的相處方式是這樣的:
“姐姐,這個太重了,我來提。”
“給。”
“姐姐,你在這兒等我,我去扔垃圾。”
“嗯。”
“姐姐,你想吃什么,我去買。”
“好。”
“姐姐,這個巧克力不好吃,我吃吧。”
“憑什么......”
我們相差5歲,除了偶爾小寶會覺得我幼稚以外,基本上沒別的代溝了,在她和我一樣高的時候,別人都說我們像雙胞胎。后來,她生長的自由自在,越來越不好欺負,每每,我只能一遍遍把她的童年生活講給她聽。比如,她在床上爬的時候,被一腳踢翻過;比如,把她放在被單上唱搖籃曲,結果扔了出去;還比如,公園蕩秋千的時候,不小心把她推了下去……看著小寶皺在一起的臉,我的心情無比舒暢。
小寶十七歲生日的時候,我送了她十七件禮物,有大有小,從書到糖。里面有一個小本子,上面貼滿了關于她的照片,一共17頁,有我的,沒我的,開心的,生氣的,旁邊還配了文字。晚上回家后,姑媽發消息告訴我,小寶太喜歡我送的禮物了,興奮地不肯睡覺。
她喜歡就好。她給了我太多,我能給她的,只有這些。
如果你在街上看到這樣兩個女孩,一高一矮,一寬一窄,相互挽著胳膊,眼睛盯著對方手里的零食,嘴角還有上揚的弧度,那可能就是我和小寶了。
不要著急,慢慢長大,你會找到很多的好朋友,走越來越遠的路。我解不了你的多元方程,你不理解我的小蘋果翻譯,除此之外,我們可以是同一個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