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有意思的句子“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懶惰的人”,初看之下,或許覺得很矛盾,甚至可笑(勞資面朝黃土背朝天,你說勞資……)但細想一下,就會輕易被戳中淚點(勞資每天忙成狗,似乎兩手空空,還不受待見)這句話要表達的是:人們在某些方面很忙碌,卻在某些方面很懶惰,而這懶惰所造成的危害是關鍵性的決定性的,它決定了你的上限,無論在另一方面如何忙碌也無法彌補。而句中的“常常”點明這不是個例,而是群體性的現象,這似乎聯系著“二八定律”(請說人話)
每個人的身邊應該都有這樣的人
他們好學習,不逃課,沒事還老往圖書館跑,你看他們多忙碌的樣子。可一旦你跟他們交談,其思想仍平庸無新意。他們忙碌地讀書,卻懶惰于深入思考,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人丑多讀書)
他們早出晚歸,混跡于社團,各種活動,聚會。你看他們多瀟灑,多忙碌,卻不知他們只是去混個臉熟,重復無趣、無益的社交。沒有鍛煉出獨當一面的能力和有效的人脈圈。他們太忙碌于各種活動,以至于懶得靜下來思考如何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選擇地做一些提升自我的事情。
他們努力工作,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多年一日。卻重復簡單的勞作,看不到晉升的希望,身體也日漸垮了。你看他們多忙碌,他們卻懶惰于對工作進行總結,無法體面地工作,還懶惰于關心自己的身體。
所有的這些,我們歸結為“瞎忙活”,看上去很忙,精神上卻很空虛,因為你自己最清楚,它只占用了你的時間。卻收獲甚小。而這也成為了你的鬼借口,因為你壓根就不愿意(懶惰)走出舒適區,去做更有挑戰更能提升自我的事情。
所以,不要在“瞎忙活”的路上自我陶醉了,早點醒悟!最可怕的不是那種真正懶惰不做事的人,而是那些努力做事一開始就錯了還一根筋堅持下去的人。
最后,吐一句話:所有的瞎忙活都是因為缺乏思考。不要再做忙碌的懶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