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任誕》記載過這樣一則趣事: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迭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古人是何等的豁達與灑脫啊,即便是一夜大雪,即便是行經一宿,乘興而行,興盡而返,見與不見已不那么重要。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故事發生在現代,還會這么被人津津樂道,千古相傳嗎?
在一個下大雪的夜晚,王子猷突然想起了好友戴安道,于是給他發了一條語音“晚來天瑞雪,能飲一杯無?”戴安道聽后也雅興大發,“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兩人開啟了視頻聊天……
微信和朋友圈拉近了朋友之間虛擬的距離,而我們彼此的現實距離卻被越拉越遠。
我有一個朋友特別宅,不如就叫她小宅吧,具體宅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說是宅到令人發指。
她吃飯叫外賣,一日三餐都是,方圓十里快餐店的外賣單她都有,送外賣的小哥沒有一個不認識她的。像生活用品啊,化妝用品啊,裙子衣服包包也全部網購,簽收的快遞單都超過了上學時寫過名字的書本和試卷了。每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像極了古代的女子,生怕一出門就砸了她大家閨秀的招牌。
每天微信運動統計的步數排行榜,她永遠都排在倒數第一,走的最遠的距離就是從臥室到衛生間,如果用她每天的步行數除以她家臥室到衛生間的距離,你都能知道她那天一共上了幾趟衛生間。
我問她,你上次走得最遠的路是去哪里?她說是下樓拿快遞,在快遞小哥不愿意送上樓的情況下。醫學上把痛苦分為12級,第1級是被蚊子叮咬的痛,第12級是孕婦分娩時的痛苦。當然有13級那就是分娩的時候恰好被蚊子叮咬。如果把宅也這樣分等級的話,毋庸置疑,她絕對是屬于最高級的。
身為好朋友的我,總勸她多出去走動走動,和閨蜜,和朋友們聚聚。她似乎聽進去了,于是給一堆朋友發微信說一起聚個餐。
A.收到的消息是這樣的:火鍋已經煮開了,就差點鮮肉了,你在路上的便利店順帶點過來。
B.收到的消息是這樣的:火鍋已經煮開了,就差點蔬菜了,你在路上的便利店順帶點過來。
C.收到的消息是這樣的:火鍋已經煮開了,就差點調料了,你在路上的便利店順帶點過來。
……
然后在微信群里給我們發了一個定位——她!的!家!
待所有材料入鍋煮好后,倒也挺有看像,色香俱全,味兒待嘗。大伙兒圍成一桌,都舉起筷子躍躍欲試的時候,小宅突然站了起來示意我們等一下,并拿出手機給火鍋拍了張照片發到朋友圈:朋友圈先吃。
以前有人喜歡這樣去描述內心的孤獨:躲得過對酒當歌的夜,躲不過四下無人的街。
而現在的孤獨才是離你最近的,在流光溢彩的朋友圈。
你吃過的山珍海味,我默默點贊。
你路過的水榭歌臺,我默默點贊。
你聽過的天籟之音,我默默點贊。
你自拍的呆萌可愛,我默默點贊。
你分享的心靈雞湯,我默默點贊。
無人與我把酒分,無人告我夜已深,點贊不分晝夜與晨昏。朋友,說真的,除了點贊,我在你的圈子里都快插不上話兒了。你經常發自拍照,我都快忘記原來的你長什么樣子了。你在朋友圈里一切安好,我才開始思考朋友圈和朋友誰比較重要。
慢慢你就會發現,你不是把自己融入了一個和世界一樣大的朋友圈,而是把自己的世界鎖在了一個只有自己才懂的朋友圈。你的世界并沒有因為朋友圈而變得有多大,相反,你正在失去這個世界。包括,親人和朋友的歡笑吵鬧,早晨七點鐘的太陽,飄來飄去的云朵和愛人的呢喃細語。
只有走出朋友圈,才能走進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