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菜根譚》中三兩句(一)

? 好丑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丑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漢書?東方朔傳》有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在我看來,人精明極致本無錯理,但不可無省己度人之心,做事應適時考慮他人感受,不逞口舌之利而致親友離疏。

常言道:量才不計其相貌,用人不計其出身。君子立世,當內修德而外親人,眾生萬物萬般變化,豈可用一太分明之尺而量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方是為人處世之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擊撞;麋鹿性逸,因豢養而受羈縻。可見名為招禍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

?為人立世,當行正道之事,攜清明暢達之心。名利本無害而在乎己心,若心如明鏡不忘初心,則名利于我何害焉?若修身不顯于眾,便如作文不得其中,怎揚君子之氣,達醒世喻民之教化。如老子言:“事到功成,民皆謂其自然”,若名利為你水到渠成之果,又常懷本心,則何計名利之掃除也。再說,正常人誰沒點兒欲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此句與大道至簡、大智若愚皆有異曲同工之妙。年輕時,得意處,人最是容易意氣風發,飄飄渺渺天馬行空,追名逐利好高騖遠也是在所難免。但繁華落盡,年過半百之后方覺真而淡的生活之可貴,回首來處,才觀得“淡”字實為人生之真消息。

?達者順天而生。何為至人?至人應是去驕氣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以獨立之心而行合群之事之人。樣貌純正,舉止嚴苛,不是至人。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總想萬眾矚目之人也不是至人。至人先是人,然后如常。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弄權一時,凄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
    Smallbore閱讀 920評論 0 1
  • 函數是帶名字的代碼塊,用于完成具體的工作。 要執行函數定義的特定任務,可調用該函數。需要在程序中多次執行同一項任務...
    一日歌閱讀 1,082評論 1 4
  • 啦啦啦啦啦啦
    test0001閱讀 118評論 0 0
  • 什么是設計模式 “每一個模式描述了一個在我們周圍不斷重復發生的問題,以及該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核心。這樣,你就能一次又...
    茶色少年閱讀 93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