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一個做內容產品的人都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的內容,是讓你的用戶覺得你牛逼,還是讓你的用戶變得牛逼?”
今天的例會羅胖主要分享了,得到是如何打造一個訂閱產品的。分為兩部分,第一關于產品,第二關于選人,與大家分享。
關于產品
1.為用戶賦能(增量)
其實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內容生產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過去是讓用戶覺得我牛逼,愿意買我寫專欄的雜志。而現在的內容產品首先應該思考,我生產的內容有沒有讓用戶覺得自己學完會覺得牛逼?是不是為用戶的精神世界創造增量?
很簡單的例子,為什么春節這個如此線下的節日,得到的訂閱會出現增長小高峰,因為人們愿意把能提升自己逼格的東西分享給其他人,本質上這跟曬娃、曬美食、秀恩愛是一樣的,只是很多人希望曬的是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羅胖自己也提到,能讓用戶付費的產品,是那些用戶用了你的產品,自己都能高看自己一眼的東西。當用戶下單的一刻,他會想我讀了這個內容我會多牛逼。
2.一花一世界(簡潔)
“一件事情,如果不能在3分鐘內說清楚,就不要說了”。因為一件事情,一定有方法,從某一個極小的切口,看清楚事情的全貌。比如佛法,那么多的要義都可以濃縮在幾百個字之內。任何大的東西都可以微縮為全景的、簡潔的世界。
因此,無論你做哪一個領域的內容,一定切記,為你的用戶省時間,用最短的時間把一個領域的全景傳授給你的用戶。
3.做一個產品一定要有標準動作(章法)
得到有一個訂閱產品上線前的檢查清單,任何產品上線前都要做幾百項動作,像飛機起飛前的精密檢查。從這個19個陸續上線的訂閱產品中,得到已經慢慢總結出了一套規定動作,在每一個產品從選人到磨合到定調到上線的過程中,這套章法也是得到最有價值的東西。
得到最厲害的是通過這樣的打磨,讓它慢慢的嵌入了人們的生活流程。比如每天早上刷牙的時候、洗澡的時候、開車的時候,人們會慣性的打開得到,成為了與人交互的的通道。
4.告訴用戶他究竟需要什么(核心)
無論是經濟學、心理學還是哲學,用戶看到的只是最表面的東西,產品背后的東西是什么?一定要讓用戶明白,如果沒有那么一定是失敗的產品。
比如羅胖的軟廣、得到最新的訂閱——《薛兆豐北大經濟學》。他提出了三個東西,這個訂閱幫助你完成三個人格塑造:助你理性、悅納和進取,貫穿整個過程。【理性】你得把愿望和結果分開來評判;【悅納】你將先去探究現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動不動就抱怨和指責;【進取】忘記經濟學家們所津津樂道的均衡世界,而著迷于由創新精神所牽引的非均衡的開放社會。
關于選人
得到如何選擇訂閱老師,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1.能幫老師掙到錢,而且這個錢對老師有意義。羅胖自稱為商人,他很清楚只有讓老師掙到比他做其他事情賺到更多的錢,并且讓老師對未來有期望,老師才能更為用戶、專心、專業地做知識服務,這一點不必多講。
2.愛惜羽毛,對自己的工作挑剔。也就是這個老師是不是“要臉”。比如我自己訂閱了幾個專欄,所有的音頻,我最愛聽的就是劉潤的,保持在6分鐘,不會很長、不是書面語、而且我能不看文字的聽進去。特別是現在聽各種各樣的東西,耳朵的敏感度已經大大降低,傳達到大腦就更為費勁,如果是機械的、同一個頻率的音頻,一定會成為“背景聲”,根本無法入心。
3.工作有章法,工作方法能迭代。對的工作方法往往是繁瑣的工作方法,這里羅胖也推崇劉潤老師錄音頻的方法,先那錄音筆隨便說錄下來;然后轉換為口述稿,進行更改;再把修訂成型的口述稿件,錄出來。
4.行動能力超強,有想法,能實現?!跋牒昧司腿プ觥?,這件事,要多難有多難。大多數人會“臨事而懼”,總是不愿意踢第一個球,總是追逐我的想法一定要最好,而不是去想第一步該如何去做。 ?這一點值得自己反思。
5.有服務精神,尤其是用戶看不到的地方,從用戶的利益出發。所有的著力點都在用戶的利益上。這些利益,很多是用戶不知道的,高級的手藝人是替用戶操這個心的。比如:薛兆豐老師,在錄音頻的時候,錄了幾期,他覺得不是特別的曉暢明白。于是,薛老師找了他的負責人,要對負責人反復地講,確保她能聽明白。一個老師有沒有這個“服務感”是很難得的,大多數老師要表達的是高冷。
6.對未來有想象力,他要成為在山崗上立旗幟的人。
整個人類的知識傳遞在發生變化,教育、出版、傳媒。過去,是通過學校教育來進行知識交付的方法。但是現代人,很多是想要有這樣的經濟思維而不是變成經濟學家,那么你就沒有必專門考北大聽課或者讀一本大部頭的《經濟學通史》,這給了得到訂閱一個入口:成為下一時代經濟學的知識交付入口,可能是版權級的入口。這絕對不是現在火的內容變現,而是要樹一桿旗。
最后,我想這些只是得到最最淺層的幾個邏輯,如果你是內容產品的生產者,請對號入座,你是不是愛惜自己的羽毛?你是不是工作有自己的章法?你是不是行動力足夠強?你是不是從為用戶賦能出發的?當然,如果你不是內容產品的生產者,請抱著生產者的心態去學習,相信我你將得到更多。
PS:鑒于目前學習雜亂,學過就忘的痛點,決定學習脫不花,開啟“思想清單”計劃:主動要求自己每天定時定點的做一次思考,并記錄下當日所想所得所悟,多少不限。有同樣訴求的小伙伴可以WECHAT我,一起相互監督,UPUPUP~
從今天起每周讀1本書,每天思考記錄3個有意思的觀點。
by 瘦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