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是寫給進入職場至少3~5年的人,如果你現在是初出茅廬大學生或者剛入職場的菜鳥,看看,思考下我說得對不對就好,不要著急馬上執行,有些事情走得快不如走得穩。
要說建立個人品牌,其實無非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定位你的品牌方向,第二花時間積累你的閱歷和人脈,第三是用工具整合你的專業知識分享。
一、一個人要在某個領域建立個人網絡品牌,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很重要。
如果你想建立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我個人建議是選擇一個能夠從自己專業技能中延伸出來的通用技能比較合適。
像現代人在職場都需要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整理技巧、辦公技能、壓力管理、情緒管理、溝通技巧、寫作技巧、營銷能力…那么你選擇在這個領域建立網絡品牌,受眾面大,哪怕競爭對手多,只要有干貨,你脫穎而出的概率還是很大。
比如主持微信“改變自己”的彭縈,一直關注性格分析的MBTI理論,而人又對自己的有天生的貼標簽傾向,這樣的分析總是能幫助很多對自己職業規劃感到困惑的人。
比如我的紅顏知己“蕭秋水”,她一直深耕組織和個人的知識管理,那么借助知識管理的工具和思維,她就能夠幫助很多朋友開啟思維的門,所以她的個人微信完全不做推廣,在三個月內只靠朋友圈的口碑都增加到了5000多粉絲。
再說說我吧,我原來是做項目管理的,但是在項目管理這個領域,要建立個人品牌的難度就比較大。原因很簡單,項目管理理論是通用的,但是要和實際結合,就得分行業。你在IT行業項目管理的很多KNOWHOW,在工程行業就不全適合。
在職場真正要用到項目管理技術的人還算比較多的,考慮到行業效應,這些人分化成了一個個小圈子,你在可以某個行業圈子里建立個人網絡品牌,但是影響面就會小一些。
機緣巧合,我無意在2009年初發現PPT這個領域很適合我發展,而且受眾面超級大,于是我斷然放棄近十年項目管理領域積累,馬上轉型做PPT達人,結果在1年內就做到在全國范圍內有一些專業知名度,現在的遺憾倒是我寫得最得意的書《超越對手—大項目售前售后的30種技巧》,依然有人買,但真正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當然話說回來,這個世界很大,你有足夠的空間建立屬于你的個人品牌,只是你并不需要那么多粉絲而已。比如布藝、插花、廚藝這樣的手工領域,關鍵是和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結合,尋找適合網絡分享和找圈子的定位。
另外一個小小的建議,如果你的網絡個人品牌定位不是很大的圈子,你最好選擇一個已經生存了5年以上的社區里積累。比如你熱愛聊電影,我覺得你去豆瓣電影、時光網發展比在新浪微博寫影評更容易積累個人品牌。等有了品牌,你再回來微博發展,速度只快不慢。
二、所謂品牌,是拿時間砸出來的
一個產品如果才上市幾年,就宣傳自己是知名品牌,那是廣告大忽悠,不是品牌!
同樣,一個人沒有在一個行業有至少5~7年積累的人,你憑什么相信他能建立個人品牌?一個人的品牌和一個人產品的品牌建立一樣,需要時間的沉淀。
你寫一篇文章爆紅,是眼球,不是品牌;你寫一百篇文章,篇篇有人看,是積累,也不是品牌;你每年寫一百篇文章,堅持了七年,在某個領域提起你,大家首先就是想到你,這才是品牌。
無論什么時代,打造一個人的個人品牌,都需要時間。也許是10年,也許是20年。這一點可能讓很多年輕人泄氣,這個世界就沒有捷徑嗎?
像微信公眾賬戶“改變自己”,在短短三個月就突破了4萬粉,這是非常驚人的速度。但是你們也要知道,彭縈和張輝能推出這么多干貨文章,來自他們過去十年的博客寫作積累,還有認識了一幫有干貨可以分享的朋友,否則這個微信靠什么源源不斷用原創吸引人?
有人會說最近通過爆紅的微信公眾賬戶“羅緝思維”才運營了8個月,就吸引了5500位收費會員,六個小時入賬了160萬,但你們知道嗎?羅振宇這個胖子是1973年出生的人,在你知道他之前他就是資深電視人,他是央視《對話》、《中國房產報道》、《商務電視》、《經濟與法》等欄目前制片人,他有今天能說是偶然嗎?
即便就是像李一、王林、陳安之、劉一秒這樣的“大師”,在他出道之前,也有漫長的煎熬打拼。李一和劉一秒是69年人,陳安之是67年人,王林是52年人,他們真正出名都是2005年以后的事情,你們看,就是做一個大忽悠,也要積累對人性的閱歷,做個騙子也不容易。
再說說哪些年曾經爆紅過網絡紅人吧,除了芙蓉姐姐,你還記得誰? 但是這個世界,誰敢說自己比芙蓉姐姐更努力?說起來離當年芙蓉姐姐“S”曲線爆紅開始,已經十年過去了。
有些人會說,秋葉老師你說你是2009年開始研究PPT,好像不過是短短1年,你已經在PPT領域建立了個人品牌啊?
是的,但是大家也別忘了,我在認真研究PPT之前已經有超過十年的不同行業的工作經驗,我積累了大量的寫作,演講,網絡推廣,書籍出版,時間管理和項目管理的經驗,把這些技能疊加到PPT上,你敢說不管用么?
我就好像一個高考生,每一門我都不冒尖,但是總分我可以得第一。
說來說去,這個世界上沒有容易的事情。都說天才等于一萬小時專業的訓練,你想打造個人品牌,我也借用下,你要為你的品牌推廣積累一萬小時專業的分享。
就說最近熱門的選秀節目,比如中國好聲音,快樂男聲等等,這些歌手能走上舞臺,誰沒有熱愛,誰沒有大量不為人知的煎熬和訓練,可是即便走上舞臺,就等于從此成名,將來有一天能站在導師座位上嗎?誰還記得去年中國好聲音的第一名是誰?
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有辦法包裝你成名,我建議你還是老老實實選擇一個方向投入的愛一次,雖然不至于打造出個人品牌,但是至少能讓你成為一個專業主義者,生活得很好。
三、要善用移動互聯網工具推廣自己的個人品牌
在過去,一個人要積累自己的名氣可選的渠道有限,分別是報紙、期刊、電臺、講座、書籍、電視,當然像電視這樣的,影響力依然是最大的。
但是在網絡時代,我們可以善于網絡工具讓我們積累個人的網絡品牌,然后借助網絡的影響力,輻射到現實生活。
像我的PPT通過出名后,雖然普通話口音很重,但是依然能得到很多講座的邀約,書也賣得不錯,被各種媒體都報道過,就是一個從網絡走向現實的例子。
另一個我身邊的例子還是蕭秋水,她在網絡上早就建立了專業理性的個人品牌,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她寫的新書《微信控控微信》反而因為實用比網絡營銷專家的書更受歡迎,剛剛上市就在同類書中銷量第一。如果沒有網絡上積累的專業知識分享者的個人品牌,你們想想誰會買她講微信的書?等書開始熱賣后,她現在已經得到了多次線下講座的機會,而且在最近還接受了兩家電視臺的訪談。
下面就分享我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應該善用的七種互聯網工具吧。
武器一:印象筆記/網易有道云筆記
類似的工具很多,像很多人用花瓣網收集圖片。但就手機筆記工具這兩款是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
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工具隨手記錄,收集自己的靈感、有用的材料,成為自己專業積累的工具。
我經常在路上隨手寫下關于某個行業的一點點思考,然后等有時間寫成長文章,再慢慢完善。我的微信運營思路、我的在線PPT課程開發思路都是這樣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的。
武器二:新浪微博
如果你想通過微博進行碎片化學習,就請關注真正堅持走專業路線,不靠話題嘩眾取寵的人。
如果你想通過微博完善自己的靈感,就請堅持每天寫一些原創的段子,甚至包括一些長微博,看看網友的評論和反饋,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思想。
我在今年2月份開始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系列關于獨立思考的長微博,大概有20多篇,我發現很多大學生喜歡看,馬上就找了出版社合作,結合過去相關題材的積累和再創作,寫出了針對大學生的新書《不要等到畢業以后》,這本書6月10號正式出版,到8月10號不過兩個月,已經是第三次加印了。
如果沒有微博粉絲的意見交流和互動,我想我寫不出讓大家覺得一本接地氣的書。
武器三:專業自媒體客戶端+長微博+微信公眾賬戶
越是碎片化時間生存,越要做系統化產出,這是打造個人品牌的人對自己必須要有的嚴格要求。好多人在微博時代養成了嘀咕的習慣,覺得寫140個字分享就很風光,結果反而讓自己思維最能得到鍛煉的寫長文的能力給廢了。
你們可以觀察下大部分有個人品牌的人,大都堅持在某個領域長期筆耕。像很受歡迎的微信公眾賬戶“小道消息”、“淘寶鬼腳七”、“Warfalcon”、“蕭秋水”、“好玩的職業規劃”、“改變自己”等運營者都是有長期筆耕習慣的人,所以等微信這樣的適合長文閱讀的平臺出現,他們自然如魚得水。
不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還堅持開個個人博客,或者靠個門戶寫博客已經遠遠不夠了,你應該充分利用各種長微博工具,加入搜狐或者網易的自媒體新聞客戶端平臺,或者自信有足夠影響力,開設一個微信公眾賬戶來分享你的心得。
武器四:微信群
你是怎樣的人,就吸引怎樣的人。要打造專業名氣,就應該主動運營或者加入某個專業圈子,在網絡上這樣的圈子過去是QQ群,后來是SNS社區,現在流行的是微信群。
雖然現在微信群上限還被嚴格控制,可當年的QQ群人數上限也不是一路限制過來的嗎?
加入優質QQ群或微信群,認識和你一樣致力于某個領域打造專業品牌的人,分享你的干貨資源,學習他們的運營方法,請教他們專業的問題,這算是一個打造網絡個人專業品牌的捷徑。
武器五:網盤
無論是什么時代,伸手黨都是主流。所以你可以做一些在某個領域大家都需要的干貨,通過網盤進行分享。
你的分享質量越高,你的影響力擴散越快。我能告訴你我在2009年的PPT教程分享累積被下載了超過100萬次么?在現實生活中我要影響100萬人,這怎么可能!
談起網盤比較好的有新浪微盤、百度云網盤、新浪愛問,嚴格意義上像百度文庫這樣的平臺都算網盤。可以多管齊下地去利用。
武器六:電子書
每隔一段時間,把你的干貨整理成電子書,編好目錄排好版,現在像百度文庫、豆瓣、多看、亞馬遜、蘋果都提供了電子書提交審核和銷售的機制(不同網站規則不同,這里就不一一介紹)。
你完全可以試試運營自己的電子書,假如名氣不夠,可以先試水免費電子書,如果名氣夠了,可以逐步試行付費電子書,這也是讓自己品牌變成收益的一個方法。
丁小云在豆瓣寫的電子書《論文藝女青年如何培養女王氣場》今年就為他帶來很多的線上銷量,當然你的電子書銷售和你的個人品牌影響力是正相關的。
武器七:在線課堂
在線教育網站似乎已經超過了100家,誰賺到錢了我不知道,但是但凡有一點點名氣的人都接到網站的講課邀請私信或者郵件了。
對于想積累個人網絡品牌,并驗證一下自己能力的朋友,認真準備一堂有干貨的內容,這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式。
像網易云課堂、優米網、多貝、滬江網、過來人…你都可以了解和觀察,選擇適合自己用戶群和分享方式的網站試試在線分享。
不過,假如你已經很有影響力和名氣了,在線分享一定要注意和線下分享的互補性,不要以為簡單把你的線下分享拿到網絡上就一定能成功。
文章版權信息
- 原文作者:秋葉
- 原文地址:http://www.dwz.cn/vEod7
- 本文關鍵詞:品牌力,移動互聯網,個人網絡品牌,個人品牌方向,專業分享,互聯網工具
- 版權聲明:本文由做自己的CEO團隊轉發,所有版權歸屬原作者
推薦閱讀 ====== 請點擊藍色文字
什么是精力管理? 影響效率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時間,二是精力。如果說時間管理是對時間的分割,組織和協調,那么本文將告訴你精力管理則是對精力的控制,使用以及恢復,是如何高質量地使用時間。
快餐時代的高效學習 信息時代,知識的爆炸性增長,碎片化學習成了常態,本文將告訴你我們怎樣在這種快餐時代高效獲取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