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申辯論》

? ? 在《申辯篇》中,蘇格拉底談到了一段關于教育的話。“卡里亞,你瞧,如果你的兩個兒子是小馬駒或小牛犢,我們不難找到一位訓畜人,雇他來完善它們的天性,這位訓畜人不外乎是一位馬夫或牧人。但由于他們是人,你打算請誰來做他們的老師?誰來完善人性和改善他們的社會地位的專家?我想你有兒子,所以你一定要考慮這個問題。有這樣的人,還是沒有?”

? ?這一段話表達出了蘇氏對教師看法,教師應該是完善的人,盡管這是很理想的。如果是牲畜,那么可以輕松地找到他們的“老師”,但是是人,所以老師是沒有的。放在現實中,老師應該是可以完善學生人性的,我一直認為,一個好教師首先就應該交給學生怎樣做人。所有的知識都應該建立在做人的基礎上,一個人發展下去連基本的做人都算不上,又何嘗有資格獲得知識呢?教師的對象是人,面對人的時候,教師本身必須是一個人,一個真正的人,只有在人性上面完善的人才有資格去使別人完善人性。


《申辯篇》是蘇格拉底為自己的罪行辯護的篇章。蘇格拉底犯下了“腐蝕青年人的心靈,相信他自己發明的神靈,而不相信國家認可的諸神。”蘇格拉底是一個“罪人”。他相信自己的神靈,他“寧可服從神也不服從你們,只要他還有生命和能力,他會永不停止地實踐哲學,對你們進行規勸,向每一個人闡明真理。”蘇格拉底自喻為牤子,來叮國家這匹馬,使其充滿著激情,使其變得活躍。

在蘇格拉底的世界中,神和靈魂交織在一起組成了其完美的一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