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大部分人的優秀都是被逼出來的?

受到《我的前半生》中賀涵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很羨慕咨詢顧問的生活。

西裝革履,皮鞋锃亮,往來于世界500強的辦公室,出行必須是頭等艙貴賓室,入住一定是五星級豪華套。

這才是商業精英應該有的生活啊。


雖然他們長的不像商業精英。。。

不過,真實世界的咨詢顧問當然不是那樣,大多數的咨詢顧問不會像靳東那么英氣逼人,畢竟要是那么帥的話就直接當演員。不過兩者有一點可能真的是相同的。

就是,他們的工作環境真的特別好,五星級和頭等艙也是真的有。

雖然很羨慕他們這樣的生活,我有時也在思考一個問題是,為什么這些咨詢顧問需要這么豪華的工作環境?

我第一次問這個問題的時候i,我周圍的小伙伴都說:人家掙得多啊,掙得多自然就花的多,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乍一聽可能確實是這樣的,可是細想不應該啊。

大多數咨詢公司的員工都是世界一流商學院畢業的優秀學生,是受過嚴格的訓練的商務人士。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一切行為,尤其是公務行為,目的都是為了追求商業價值最大化。

也就是說,如果一趟航班無論如何都能從A地到B地的話,完全可以選擇經濟艙,并不一定要選擇頭等艙?

同樣,只是為了臨時住宿的話,快捷酒店也可以滿足,為什么要住五星級吶?

要知道,這些行為都是要經過公司審核的,并不是員工想訂就能訂的,你掙得再多,不可能每次出差都是自己花錢。

換句話說,那些縱橫職場多年的麥肯錫高管是支持員工這樣的行為的,這可不符合資產階級剝削勞動人民的慣例啊。

起初,我也認為,可能真的是這些老板轉性了,決定優待員工了。

不過,在我了解了咨詢顧問的工作狀態之后,我改變了這種想法。

這些所有的優待,都只有一個原因,他們太忙了。

所謂的優秀,不過是被逼出來的

對于一個咨詢公司的員工來說,他們的下班之后的生活主要是兩件事,加班或者出差。

一般人出差從A地到B地然后再回來,也不過如此了。

但你要在咨詢公司,可就不一定了。

他們出差常常是,早上還在海南三亞享受著亞熱帶陽光的普照,下午可能就要在黑河接受來自西伯利亞寒風的考驗。昨天你可能還在西南享受著溫潤的春雨,今天就已經在大西北面對漫天的黃土。

真真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常是橫戈馬上行。

而且,公務出行不是旅行,幾乎不能空閑。

其他乘客都在享受頭等艙舒適的座椅,他們卻在趕待會報告的PPT。

其他人都在五星級酒店享受各種服務,他們卻在準備明天的工作。

高負荷的工作,對于大多數咨詢顧問來說都是常態。而之所以花那么多錢在出行和住宿上,并不是為了享受什么,只是在購買時間,提高效率而已。

如果說真的有什么要享受的話,那可能是為了享受工作吧。

當我理解了咨詢公司為什么執著于豪華的硬件設施,也就理解了為什么咨詢行業的工作者那么優秀。

都是逼的啊。

被逼出來的麥肯錫方法

要說被逼的最慘的,應該就是麥肯錫了,畢竟麥肯錫是最優秀的咨詢公司,自然也經受過最大的壓力。

許多經典的麥肯錫方法都是被逼出來的,準確的說,是掉了一個又一個坑才發現的。

譬如說,電梯法則,要求每一個麥肯錫員工都能在30s之內簡要說明工作的進展和內容。

這其實就是因為當年麥肯錫的一位高級顧問在電梯中與合作公司的老總偶遇,老總問他項目進展時沒有回答上來導致項目流產,最后痛定思痛,總結出了電梯法則。

金字塔原理也是這樣。

老板們每天都要看大量的報告,但苦于內容太多,有抓不住重點,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于是便摸索總結出一套方法,告訴大家,以后寫文案,就把結論放在最開頭,論點都要分點寫。老板工作忙,就直接看結論,老板今天不忙,就多看兩眼論點。節省時間,少加點班。

最經典的,應該是假設性思考了。

在麥肯錫工作,你時常會面對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領域。面對這種情況,你很難像平時一樣,按部就班的查資料學習,看方法研究問題。要不等你研究出成國,黃花菜都涼了。

麥肯錫就像,以后在你開始工作之前,先想一想,最終結果可能是怎么樣的,先有一個大致的想法,這個想法就是你的假設。當你有了假設,然后再去查資料,去驗證這個假設,你的效率自然會大幅提高。假設對不對不重要,但是總比你摸不著頭腦要強。

這些方法,都是麥肯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出來的,比起麥肯錫各種經典的理論模型,這些基礎的方法論,反倒是讓麥肯錫員工受益匪淺。

馮唐,這個不太麥肯錫的麥肯錫顧問,就曾談起他在學習這些方法獲得的幫助。

馮唐入職麥肯錫的時候,工作壓力非常大。幾乎每晚都要加班到深夜2點,吃飯的間隙都在回復各種短信,每天不是查資料,就是做PPT,忙的焦頭爛額。可就在一年后,當他升職為初級項目經理的時候,已經能夠做到十一點前下班,1點前睡覺了。對于這個結果,雖然強度還很大,但已經達成了麥肯錫的標準水平了,據說馮唐對于這個結果很滿意,這大概是真的熱愛工作吧……

而在這個過程中,馮唐在很多演講中,都講到了學習金字塔原理和麥肯錫一些基礎方法論對他的幫助。

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催生出的方法都是為了能夠最大化的提高效率的方法。

從這個角度看,麥肯錫方法也的確稱得上這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如果你也面對加班的困擾,也想要早日開始熱愛工作的生活,那么我推薦你去得到聽一聽本期的說書節目《麥肯錫方法》

麥肯錫方法

《麥肯錫方法》的作者叫做艾森·拉塞爾,曾在麥肯錫工作過三年,之后還曾做過投資銀行家和職業經理人,是一個典型的商業精英。

如果只是看工作資歷的話,拉塞爾并不算十分突出的麥肯錫人。畢竟,與許多有過扶大廈于將傾,挽狂瀾于即倒的經歷的麥肯錫人相比,拉塞爾只能稱得上平常。

不過,可能也因為如此,拉塞爾在書中講述的方法并非是特別高大上或者宏觀的戰略模型,而是那些基礎且通用的方法,一旦掌握,便能終生受益。

譬如我們剛剛提到的電梯法則,假設性思考等方法,都是書中提到過的方法,這些方法,不僅很好掌握,也能很快提升你工作的能力和認識。

關于這一點,清華大學楊斌博士的一段評論非常精彩,他也很完美的闡釋了你為什么要讀《麥肯錫方法》:”我愿意給本書作序,倒不是沖著麥肯錫的名頭。相反地,倒是書中處處流露出的’麥肯錫并不神秘,方法論鑄就神奇‘的平易色彩打動著我。看完后,別迷信麥肯錫:路子對了,你也行。”

是的,路子對了,你也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窗外陽光傾灑,車內音樂緩緩。 送親的隊伍拉得很長很長。 一直以為結婚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就像愛情一樣。那時候我固執地...
    思潔大太陽哦閱讀 63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