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最后一天,寫下本年度的最后一篇思考力的文章以表紀念。
愿我們在今晚零點后的2017年——
繼往開來,致知力行。祝大家 新年快樂!
大多數人聽到這個問題,可能感覺會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比較籠統的,什么什么我熱愛音樂,我喜歡用音樂表達自己,我將來要成為一名歌星,要出自己的專輯,要開自己的專屬演唱會。還有的人說的很實在,就是想通過這種舞臺曝光的方式出名,要過上好日子。
他們回答的都沒有錯,都是從人性最基本的立足點出發,傳達了一種心聲,其實也是代表了大部分初踏音樂、演藝事業人的心聲。
夢想到底是什么,一萬個人心中會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所以我們從邏輯結構的角度去分析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解構量化這個比較籠統寬泛的問題,你就會看到為什么我們的身邊會存在“你的夢想是什么?”這樣的提問也就不足為奇了,也會了解“那我的夢想是什么?”對自己的夢想進行量化考核和理性的管理。
夢想的力量其實一直被無情地夸大和放大,當你戴著一副放大鏡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夢想,難免會掉入“得其表象,不知其理”的大坑,甚至有時會被夢想所誤導和欺騙,只因我們太感性“夢想”帶給我們大腦無限的虛幻誘惑,從而忽略了理性的思考和辨證的解構與量化。下面就從幾個方面簡單的解構一下夢想這個普遍又籠統的概念。
(一)夢想是什么
光看夢想這倆個字的字面意思就大概可以知道它是由做夢和想象構成的,其實就是一個人對于自己未來生活的一種積極期待和向往,這種憧憬里其實蘊含了神秘的力量,就是樂觀的心態和美好的想象。
如果看過《魯濱遜漂流記》,就會去思考是什么讓魯濱遜一個人能在無人小島上堅持生活28年,所謂大難不死 必有后福,船在海上遇險,除了他有幸生還,其余船員全部遇難。魯濱遜在無人小島上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生存和孤獨,希望在他心里就是一坐燈塔,保持著一束光亮,也許就會有一絲奇跡。
他此刻夢想就是夢想這有一天能離開荒島回到英國,回到自己熱愛的一切,求生的意志和樂觀的心態支撐著他活下去的信念。積極的心理預期驅使著魯濱遜對荒島余生“抱最好的期望,做最壞的打算?”最終他堅持過來了,回到了英國。正如馬云說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好了,喝了一碗魯濱遜的雞湯后,我們有沒有去反向思考一下,美好夢想的樂觀后面有沒有一點問題?
(二)夢想有時會是一種阻礙
樂觀是任何事情總是處于理想狀態,總往好的方面想,沒有危機感。樂觀的副作用在于往往只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對于另一面估計或準備不足,也許在事與愿違后,會遭受更大的心理打擊。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的悲劇故事,大意失荊州的背后暗含了一代武圣對自己的形勢和力量過于樂觀估計,總覺得自己智謀也不差,軍事實力也不弱(畢竟是天下武圣),戰斗力的質量比較高。
就缺乏對形勢的客觀分析和判斷,諸葛亮對關羽接手荊州的戰略方針期許是“聯吳抗曹”。關羽的自負和一意孤行也許是他過于樂觀預估自己的處境和實力,因最初大破于禁七萬水軍的勝利而放松了警惕,從而調離荊州精銳部隊去攻打樊城。這一來就使得曹操又連橫孫權對他進行夾擊,驕兵必敗乃兵家大忌,可一代武圣對自己就是太過樂觀和高估了。
呂蒙以“上兵伐謀”閃電之勢取下了處于“呆若木雞”態勢的荊州。荊州失守的那一刻關羽也許才恍然大悟,卻為時已晚。只能退守麥城,麥城蜀軍斗志幾殆喪盡,撤離途中逃兵不斷,最終關羽父子遭遇了“中國式的滑鐵盧”,不降而被孫權殺之。
德國心理學家厄廷根通過大量實驗和調查論證了單純的樂觀對于成功也許是一種阻礙。他統計了1993年-2009年的76年時間里的總統就職演說,發現總統就職演說中對未來期望越樂觀,其后任期內的國內生產總值就越低,失業率也越高。看來特朗普在總統競選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擔憂和對國內管理現狀不滿的抨擊能不能扭轉這個趨勢還須時間來驗證。
①樂觀的幻想在我們大腦中會形成美夢成真的假象,也會虛耗我們持續執行的動力和信心;動力消耗會讓你逐漸成為拖延癥患者。但為了抵消自己對夢想不能長期堅持執行的借口和失落感,大腦本能會驅使你的思維傾向于馬上構建下一個夢想。以前聽過很形象的一句話,有志之人立長志,無知之人常立志。
比如你前幾年聽到別人說學習阿拉伯語比較吃香,可以在迪拜找到一份月薪數萬美元的“搬磚”工作,當你真正打算去學習,練習發音的時候,臥槽,這這不是折磨人嗎,為毛如此拗口,果斷放棄。然后聽說韓語、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比較好學,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②樂觀的幻想讓你專注好的部分,而忽略現實的障礙。例如愛美的我們夢想著能夠穿上緊身牛仔褲,于是決定去健身房減肥,而我們同時又不斷幻想著減肥成功之后的美妙身材,于是又一次次深夜無法拒絕大包炸薯條、啤酒炸雞的誘惑。十多天…一月過去了,站在電子體重秤上一看數字,只能捂嘴驚嘆,而最初的健身計劃也許只是自己日常清單上沉睡的一行文字。
當我們環顧自己周圍,看到別人好像都實現了各自階段性的宏圖大志,心里不禁叫苦-為什么他們能做到,而我們卻不行。只因為沒有把減肥這件事變成自己的剛需,自然也就沒有很強的動機和毅力去堅持,做與不做對自己當下也沒有太大影響,吃了再減已經成為一種慣性思維的借口工具。
③沉浸在樂觀幻想中的人,當遇到不好事情的情況,就會徹底崩潰。就像西楚霸王項羽遭遇垓下之圍后,已經是四面楚歌,而他不知道接下來如何去面對眼前的現實情況,也不知道又該如何采取措施去試圖化解危機。而是依然沉浸在昔日輝煌戰績的虛假、樂觀幻想里不能自拔,也無法接受眼前這個失敗的事實,而自刎烏江。
夢想背后持續的自我迭代,累積實力后的理智思考,分析形勢后的積極行動,才是夢想成真的主線思維。
夢想是個好東西,但這個好東西想得多了就會像七彩泡沫一樣,在空中越飄越高,最終破滅。所以不要一味地去索取夢想給不了的東西,那就是正確理性的評估、合理的多維思考和判斷分析以及持續的自我迭代和果斷行動。
(三)讓飛在天空的夢想平穩著陸
①把夢想落實在踐行上
有了夢想就先行動起來,而不要停留在只說不做的層面。應當給自己的夢想一段孕育期,也就是不斷地去嘗試、選擇、明確、完善夢想達成的途徑。就像飛機在跑道上起飛一樣,首先要選擇好合適航線,嚴格按照起飛的技術要求去執行,直到正確完成滑行、起飛、爬升、巡航的一系列任務。那么夢想也一樣,不要剛有了就放飛它,要在真正落實了夢想可執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后在放飛,才不至于剛開始就拋錨。
②盡可能快地找到夢想的現實投影
也就是說要在你的現實生活中找到學習的參考對象,這個很重要,榜樣的力量會帶你快速上路。就像當年小米手機學習蘋果的饑餓營銷一樣,可謂是學得人模狗樣,創造了互聯網端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銷售奇跡,當然現在已今非昔比了。如果沒有持續的創新和改進,觸碰到天花板后的逐步下滑也是必然的。
③盡快從夢想的美好假象里清醒
不要沉浸在夢想給你的未來幸福體驗里,要有會做美夢也要有會從美夢中主動醒來的能力,而不是被動地驚醒后才發現黃粱一夢即將破滅。要主動去探索試錯,找到夢想中的一個個現實障礙物,用智慧和配套的可行性研究方案量化它。將它解構為一個個主線上小夢想的阻礙,再以不同的策略和行動方案去針對性的攻克,直到夢想真正的落地,變成真實的寫照。
就如諸葛亮初出茅廬給劉備提出“三分定天下”的夢想,只不過這個夢想確實是他以自己的雄才大略經過理性思考、客觀分析形勢、制定戰略規劃、具體量化了如何打破實現夢想的阻礙,明確了整體的阻礙后,再逐層解構和分化瓦解每一個小的阻隔。拿下錦州是劉備集團圖謀大業要克服的第一個困難,確實在諸葛亮等人才的合力努力下,確實實現了這一階段性勝利。
荊州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但也不是成就大業的最佳選擇,就地理位置處在曹操和孫權勢力范圍的倆面圍困之中,孫權一直對拿下荊州情有獨鐘,曹操大軍想要南下征戰江東,沒有荊州這個戰略支撐點也會疲于奔命,而且錦州之轄地乃魚米之鄉,物產豐富。所以有腹背受敵的風險存在,只有以荊州為依托,進取西川才是“三分定天下”大勢之根本和核心剛需。
不要沉迷在夢想給大腦制造的未來幸福幻想體驗里,要真正的以邏輯解構的理性思維體系去量化夢想達成的指標,明確實現夢想的現實障礙。再輔以平生的智慧去持續學習和自我迭代。取勢、優道、明術,給自己的夢想插上一雙裝有GPS導航的美麗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