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懵懂少年走來,遇到了無數的老師,已不記得有些老師的音容笑貌,可有幾位老師總是讓我魂牽夢系。
王老師是教了我三年的初中數學教師,教我們時,據說剛從民辦教師轉為公辦,調到重點中學。那時他還不到30歲,看頭發是絕頂聰明之人。講課講得認真細致就不用說了,他對學生的態度至今令我感動。我們都是住宿生,十二三歲的頑皮孩子,除了上課,做作業,總想有自己的自由和玩樂。春末的一個下午自習課時,我和一位玩伴跑到教室前面的麥田里看小麥開花,觀螞蟻打架,逗小雞捉蟲。這時聽到王老師焦急地喊我們的聲音,我們立刻臥倒在麥隴的縫隙里一動不動,屏住呼吸。等到王老師快要悵然而去時,我們又禁不住學了小雞叫,彰顯自己的得意。結果,被王老師笑著抓回了教室。
初三時數學課是代數,我忽然間迷了方向,不知所措。第一次考試,感覺好多題都是天外來客。怎么辦?交卷子時間,趁老師不注意,把卷子團了一團扔進抽屜,灰心絕塵而去。王老師改過試卷,發現少了一份,把我叫到辦公室,和藹地,詳細地問我怎么了。我哭著說:不會。他讓我回到教室把團掉的試卷拿回辦公室,一點一點的攤平,改了我做過的題,說:還不太差嘛,又不倒數,中上了。然后,把我沒有做的題和做錯的題都詳細的講了一遍,并告訴我說,代數并不難,主要是剛開始不適應。樹立了信心,原來代數不是洪水猛獸,我又正常學習了。
張老師是高中時的語文老師,從師范學校畢業,我們是開門弟子。一般說來,語文教師都是文藝青年,或風流或儒雅,張老師是例外。他個子低,長相有點對不起觀眾。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不會穿衣搭配,無論何時見到他,上衣都皺的像曬干的芝麻葉。隔壁班的語文老師是他同學,風流倜儻,口齒伶俐,妙語連珠,而張老師,說話緩慢,唾沫橫飛。他們兩個老師是女同學課余飯后的消遣談資。但是張老師愛讀書,對學生非常友好,從來不端老師的架子,講起課來非常投入,所以我們班的學生對他異常擁護,下課后愛結伴到他住室兼辦公室去搶他看的書。我們也常常調侃他:“張老師,衣服要常洗,掛著時不用擰水,衣服就不皺了。”“張老師,頭發不要留的太長,經常洗啦!”“張老師,再不注意一下儀表,我們很擔心找不到師母啊!”無論我們說什么,他從不生氣,頂多呵呵一笑。和諧的師生關系造就了我們的成績,雖說他初為人師,我們班的成績卻一直比別的班好。高中畢業后,聽說他才找到一位初中教師做女朋友,結婚生子,倒也幸福。
在師生關系比較緊張的今天,那時亦師亦友,亦師亦父,給人留下了溫馨甜蜜的回憶。大學畢業之后,我們幾個搗蛋鬼不約而同的提議去看看初中時的王老師,那時他已經升為小小的學校領導了,但他依舊敬業,依舊和藹可親。二十年后再見王老師,他聊起了他的困惑:一心撲在教學,疏于和自己孩子溝通,留下無許遺憾,我也只是勸慰他。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間教室
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
才知道那塊黑板
寫下的是公理擦去的是功利
才知道那支粉筆
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