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謝Kevin的的這次分享,并慷慨解囊贈書!愛書之人視書如命,我也非常喜歡看書,喜歡閱讀,但這次的分享給我很深的感悟,將我以前看的很多書籍的內容內容串起來形成了一個整體。
我非常非常的贊同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習慣,它們將會讓我們一聲都受益。但要履行這七個習慣,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開自己的“改善之門”,因為沒有任何人能說服你去改變,只有你自己才能改變你自己。只有打開改善之門后,再去體會這高效的七個習慣,才能真正深入體會,才能付諸實施。這也是Kevin提到的:
思想 -> 行為 -> 習慣 -> 性格 -> 命運(只有先改變思想,才能改變行為,才能形成習慣,才能構成性格,最后才能決定命運)!
打開“改善之門”是為了接收新的事物;接收新的事物是為了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那要如何做到快速的學習和掌握新東西呢?我們需要持續的保持空杯心態,因為只有隨時倒空自己,才能裝下更多的東西。
再來說說成熟。很多人認為結婚后,或者生完孩子之后就會變得成熟,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正如Kevin所講的:“成熟的人有勇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我認為:“成熟就是學會用上半身思考,而不是只會下半身思考!”,更重要的是成熟的人懂得擔當與責任,不能自控的人不足以談成熟?。ㄟ@里推薦《自控力》)
最后說說富足。很多人認為資源是有限的(這里推薦《萬有引力》、《The Secret》),富足的前提是財富自由!那我這里就分享一下財富自由的兩個觀念:
- 所謂的財富自由,指的是這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須而出售自己的時間!
- 所謂的財富自由,就是要有持續的現金流,而創造持續現金流的核心是人!
可以看出,財富自由核心不是有多少錢,有多少棟房子,有多少車,而是你自己本身以及你所擁有的時間。而時間是這個世界上對每一個人都公評的,那如何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更大、更多的價值,將會是你實現財富自由的核心。
下面分享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對我感悟很深也與本書相關的一些體驗。
一、主動積極
在打開自己的“改善之門”之后,首先要培養的第一個習慣就是主動積極。因為主動積極意味著走出去(接受、學習新鮮的事物)。一個人也只有在保持不斷接收新鮮事物的過程中,才能不斷的保持活力。
另外一個保持主動積極的原因是:它是對事不對人的前提!有一句話這么講的:悲觀的人往往正確,而積極的人往往成功!當你注重結果和成功時,你就不會太糾結事情的表面,而會努力去思考事物的本質了。
二、以終為始
這個習慣,與前面主動積極相互呼應,自成一體。當你做到思考事物本質,關注于成功時,你已經具備了以終為始的特質了。我這里推薦大家看一下《沒有任何借口》這本書。
三、要事第一
有句話這么講:沿著正確的方向散步,快過無方向的狂奔! 人的時間有限,精力更有限!只有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了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創造更大的價值。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很悠閑,反而效率很高?為什么哪些成功人士一天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為什么有的人速度慢,反而進度更快?要事第一非常簡單的闡述了工作的核心和本質。當然,這也完全適用于生活。
四、雙贏思維
我一直堅信:雙贏不是目標,三贏才能成功(客戶贏、公司贏、自己贏)!但無論是雙贏,還是三贏,都需要做到換位思考,能力互補,共同協作。這也與知彼解己的習慣相互呼應?,F有共贏的思維,才有知彼解己的行動。
五、知彼解己
此為我的弱項,也是一直以來,我沒有做好的地方!我一直認為:我把正確的方向以及正確的原因分享給大家,把正確的事情以及如何做到正確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大家就會使用正確的方法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從而達到“沿著正確的方向散步,快過無方向的狂奔!”的目標。但事實并非如此:首先是公司和市場環境壓力很大,迫使大家一直忙于眼前短期效益的事情,而對長期效益之事無精力和時間問津;其次每個人的背景、追求、接收能力等都是不同的,我不能以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標準面對不同的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也沒有花太多的時間與大家相處,去真正深入的了解大家,那也就更難做好前面一點了。
六、綜合效應
何為綜合,kevin的PPT中放的太極圖就能說明一切。綜合可理解為平衡,這個適合于很多方面:營養要平衡,身體鍛煉也要平衡,發展要平衡(社會也更加注重綜合性人才),同樣的,習慣的培養也需要平衡。就像我一樣,不能知彼解己,就是使我不能更加快速成長的核心原因。
七、不斷更新
也可理解為PDCA循環,對前面的配一個習慣都進行不斷更新、不斷提升的循環。不斷更新的過程也就是成長的過程;也只有綜合平衡的不斷更新,才能保持告訴的增長速度。
最后,書名為《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里的效能可以理解為:貢獻和影響力。但無論是貢獻還是影響力,都是站在對他人的角度的來說的。也就是說:高效能人士并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團隊(注意不是一個,而是整個,因為是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