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還記得,那年夏天考場外的殷切目光?

文/微風不老


一位父親目送女兒進考場。

  01

  2016年度的史詩級大片《高考》今天在全國各地上演,940萬考生大軍邁著雄糾糾氣昂昂的步伐奔赴各個戰(zhàn)場,用手中的筆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因為欄目今天策劃了“直擊高考”的特別節(jié)目,姑娘我破天荒地六點半就起床了,然后在七點多就趕到了考場外,感覺像是自己參加高考一樣,哦不,簡直比自己當年高考還積極。

  然而真正積極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有一位家長,用一種近乎虔誠的姿態(tài)站在校門口,一手扶著電動的欄桿,眼睛卻時不時地往考場里面望去。她的包包上系著“愛心護考”的紅絲帶,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一些類似于金榜題名的美好祝愿。

  她說從六點多就開始起床做早餐,然后護送女兒來考場。等我采訪她的時候,她已經(jīng)默默地在考場外站了一個多小時。我問她,為什么要一直在這等著?她說希望以這種方式給女兒一種鼓勵與支持,也希望女兒走出考場之后能夠第一時間看見媽媽。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02

  在考場外等候的家長隊伍中,有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格外引人注目。

  攀談中得知,已經(jīng)84歲高齡的他早上特地從幾十公里外的鄉(xiāng)鎮(zhèn)趕過來,為的就是帶還在讀高一的孫女提前來感受一下高考的氣氛。

  這位當了幾十年教師的老爺爺,一言一行都依稀可見舊時“先生”的做派,說到激動之處,更是從口袋中摸索出一張紙,上面寫著幾行蒼勁挺拔的大字:

贈予吾孫: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

  說實話,看到這一幕,不得不為之動容。或許在他們這一輩人當中,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骨子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情結(jié),自然而然把這種希望傳遞到了下一輩、甚至是孫輩之中去。

  可當我問小姑娘,爺爺?shù)呐e動讓她有何感觸的時候,她卻吐吐舌頭說了句:“家長期望太高,鴨梨山大啊!”

  03

  看著考場外等候的身影,接觸到他們眼中那番殷切的目光,讓我想起了自己的高考。

  那時候我媽在廣州與我爸長相廝守,女兒高考這頭等大事在他們眼里卻云淡風輕。高考前那段時間,宿舍里的同學有的被接回家精心伺候,有的是爹媽每天送愛心補湯,看著她們享受著非一般的待遇,讓我簡直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充話費送的。

  因為父母遠在外地,自然談不上護送進考場這么一說了。記得當時看著周圍同學被父母親人湊擁著的場景,內(nèi)心油然而生過幾分羨慕。可羨慕之后,更多的是輕松,因為不用受那種殷切目光的洗禮,不用應對父母在考場外苦等幾個小時后迎上來的那種熱切。后來的成績也證明,因為沒有負擔,反而考得輕松。

  或許,父母或老師通常會在高考前鼓勵說:“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縱觀現(xiàn)今的家長做派,從飲食起居到心理調(diào)試,方方面都在盡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條件。但其實,高考就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一場孤獨的旅行,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你應戰(zhàn),不管是好還是壞,都得你自己親身去經(jīng)歷,父母只不過是在外圍給你加油鼓勁。

  說到這,我想起了早上在一個微信群里看到關于高考的這么一段話:

  每年高考出分的時候,哭一批笑一批,只有上過大學的才知道,四年后的風騷,誰的天下,都別說得太早。其實文憑不過是一張火車票,清華的軟臥,本科的硬臥,專科的硬座,民辦的站票,成教的在廁所擠著。火車到站,都下車找工作,才發(fā)現(xiàn)老板并不太關心你是怎么來的,只關心你會干什么。突然想起比爾蓋茨的話,難道坐頭等艙會比坐經(jīng)濟艙先到達目的地嗎?所以不要對孩子提出過于苛刻的要求,站一路也是一種歷練!

  如果高考注定是人生中的一場歷練,那么,家長們何不把心態(tài)放好,讓孩子們以更輕松的心態(tài)去接受這份洗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