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凌晨4點15分, 姥爺仙逝,終究沒有度過83到84的“坎”。
? ? ? ? 對于姥爺的記憶,更多的是姥爺開的藥店,叫義緣中藥店,做店也和它的店名一樣。聽說姥爺兒時就沒了父親,早年在別人的藥店學徒,再后來有了自己的中藥店。
? ? ? ? 姥爺的藥店曾經很有人氣,有很多老頭坐在屋里和門口,并不是姥爺跟他們有多少交往,市里的商業街寸土寸金,別人都怕老人們影響生意,而姥爺的藥店總是給他們提供免費的茶水和歇腳的地方,如果有個頭疼腦熱也提供幾片那包治百病的“索密痛”,費用都是有無均可的。
? ? ? ? 姥爺的店曾經也還有點名氣,都說姥爺家的藥好。去姥爺家的時候,藥店似乎總有干不完的活。馬前很苦,要用泡了去皮再切成薄薄的片;陳皮晾干剪成條條;大塊的藥要敲碎一些,入藥時才能更好的融入湯汁發揮藥效;外地進的藥有土砂和雜草,要細細挑過篩過再賣;中藥夏天愛生蟲,一定都要挑干凈,不能混到賣的藥里……從安國進來的藥,別人拿來直接賣,姥爺處理完,一斤只剩八兩多,還是一樣的價錢。有人說,一樣的方子,別人家的藥治不好,姥爺家的吃了就管用。小時候家里吃橘子,橘子皮和籽都要留著的,還有杏核。剪陳皮條,鑿杏仁,切馬錢,粉冰片,用藥碾子壓梔子,藥店的活總也干不完,對姥爺的印象,也總是認認真真,忙忙碌碌的打理他的那些藥材,片切的薄薄的,有一點點結塊都要細細的用手碾過。感覺姥爺是覺得,好藥材才能治好病,用心加工藥材也是對買藥的人負責。
? ? ? ? 記憶中藥店以前還有一個村中的游醫,經常來藥店賒一些藥走,出去賣完了再來拿,然后付掉上一次的藥錢。姥爺也總是不跟他計較,每次都是有求必應,都會賒藥給他。
? ? ? ? 聽媽媽說,姥爺是骨科大夫,以前經常會有人來找姥爺看病,半夜急急的敲門,端個下巴,接個胳膊什么的。以前骨折不是打鋼釘的,就用手捋順,然后休養。而這樣的幫忙,有的大夫是收錢的,姥爺也多就是當做鄰里的幫助。
? ? ? ? 一排底商,南來的燕子總是每年都只在藥店的檐下做窩,老話說,燕子是有靈氣的鳥,喜歡吉祥善良的人家。
? ? ? ? 小學時候媽媽在藥店幫忙抓藥,我中午和周末就在藥店度過,看抓藥磨藥,人來人往。姥爺家在北門外有一個大院子,每次去安國進藥回來,發來的一絲帶子一絲帶子的中藥就在院子里堆積成山。孩子們最快樂的事就是在藥山上爬來翻去,直到耗盡力氣,就靠在松軟一些的藥包上休息。
? ? ? ? 漸漸的我長大了,課業學習越來越忙,去藥店的時間越來越少,再以后上班之后,更是連回家鄉的時間都越來越少了。近幾年的記憶少的可憐。
? ? ? ? 只記得后來,原來的房東漲了房租,藥店搬到了旁邊的位置;后來,北門的房子拆遷,藥店搬到了新的位置;后來,姥姥姥爺干不動了,三舅幫忙經營,姥爺堅決要住在藥店附近,每天都要去藥店坐一坐。藥店的生意不如以前,而這一起伴隨的是中藥中醫的衰落,和東北城鎮的衰落。
? ? ? ? 然后不記得哪一年,姥爺蓄起了胡子,白發白髯,像太上老君的胡子一樣漂亮。姥姥總是對姥爺的胡子很多詬病,比如吃飯會不方便,但姥爺依然堅持,然后認真的打理他的胡子。附一張隨手拍的姥爺的美髯。
? ? ? ? 后來日子好了,姥爺家里依然很節省,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人來的時候晚上幾乎不打燈,太陽落山就準備睡覺就好,直到現在家里還是常備手電筒,晚上起夜或者找個什么就用手電筒照明。家里什么也不會扔,然后有很多姥爺自己”手作”的工具,比如用鋼筋當桿,鐵管當把焊的一把花土鏟子,鐵管硌手就墊一塊橡皮管(暗中佩服姥爺的巧思);比如那摔爛后補了很多亂七八糟的焊點的搗藥缸……然后姥爺還是會把生活中能用作藥材的食材或者植物做成藥材,希望有一天還能夠藥盡其用,有曬干的陳皮,西瓜皮,山楂干,蒲公英干,黑星星籽……
? ? ? ? 姥爺不愿意麻煩別人,80多歲還能自己騎電動車出去買東西,我剛生孩子后,還用電車拉著姥姥大冬天跑到家里來,自己覺得不舒服也總是自己翻翻醫書,找找藥吃。近幾個月有點迷糊,大舅給開了藥讓去打針,他打了兩天就不打了。但是積累的病痛總是會說不上什么時候爆發,突發的血栓引起肺部感染并發癥。姥爺似乎也是一樣的不愿麻煩人,從發病到去世也只有短短的十幾天。
? ? ? ? 好人一生平安,愿姥爺一路走好!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姥爺。
? ? ? ? 但愿世間人無病,寧愿架上藥生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