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群里每日一問:日前《羅振宇的騙局》一文引發網友熱議,羅胖在朋友圈對這篇文章作出回應:不值得討論。你怎么看?
? 這恐怕是最近圈內熱議最多的話題,也是我最關心的話題,但由于這兩天忙于工作所以還沒來得及細細了解和思考,今天剛好有空,當我第一眼看見作者寫的這個標題時第一反應就是非常抗拒,因為毫不夸張的說《得到》是推倒我思維墻的敲門磚,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我。
? 我非常認真從頭到尾的讀完了這篇文章,但是只花了一分鐘時間就完成了今日作業。為什么呢?一切都在于最近學習心得和感悟的積累,所以才可以做到脫口而出。對于此事我發表的看法是:
? 1、我是一切的根源
? ? 作者反應的現象確實沒錯,知識爆炸的時代人真的會產生焦慮,包括我也有這種感覺,可是這一切怪別人嗎?不是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嗎:你自己不會根據自己的目標來斷舍離嗎?你自己不會聽完專欄內容做筆記讓它轉化為知識晶體嗎?你自己不會學以致用嗎?你自己不作為為什么要怪別人。
? 2、《得到》開啟我學習的開關
? 畢業之后幾乎沒有讀過一本書的人,現在一個月可以讀六本書,而且讀完還會寫一篇讀書感悟,到底是什么讓我發生了如此巨變。2016年12月,在同事的推薦下下載了《得到》app,從戴上耳機的那一刻,我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因為在得到里聽到羅胖兩眼論那期提到的“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學什么就去學演講,演講,只要苦練都能學好。”這句話后,處在職業瓶頸期的我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開始走上學習演講的道路,也正因為踏出了這一步才讓我找到了未經發掘卻潛力無限的兩大興趣:演講和寫作。
? 3、我是如何有效使用這個工具的?
? ? 剛開始走上學習道路的我,當看到得到里面各種不同類別的訂閱專欄時,激動忘情的自己一沖動幾乎訂閱了所有的專欄,說實話,剛開始頭兩天每個專欄內容都聽,可是沒過幾天就發現根本聽不過來,那個時候的我也特別焦慮,好在聽了古典老師專欄后知道需要斷舍離,聽了笑來老師的專欄后知道做選擇時只需要問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于是我結合目前自己工作以及個人成長的需求毅然做出決定,舍棄了那些暫時沒用的專欄,最后只留下了四個專欄內容,每天都會踐行專欄留言。
? 最后還是回到開始提到的這篇評論文章,對于網絡發達,言論自由的現代社會,我們只需要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讓我們具備批判性思維,才能正確客觀的去看待不同的觀點,才能擁有一分鐘下結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