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那天在簡書上發了《作為高中教師,我為什么筆耕不輟》,在教師圈子和朋友圈里引起很大的反響,被很多地方轉載,收獲在我看來頗多的喜歡、關注和打賞。有作者和讀者朋友通過簡信和微信問我,作為高中教師,尤其是高三的語文教師,教學任務那么繁重,加班那么多,你是如何做到筆耕不輟的?
? ? ? ? 如何做到的?讓我想想想看。我不喜歡在寫作的時候一二三四五、甲乙丙丁開中藥鋪子,我就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吧。
? ? ? ? ? 時間的管理,是很重要的。你要想做成一件事情,要想把自己的愛好發揮到極致,沒有時間的合理管理是不可想象的。需要業余時間的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的集零為整。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八小時之內求生存,八小時之外求發展。當然對于頭頂壓著三山五岳,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高中教師來說,工作不僅僅是八個小時之內的事情,各種無償的加班補課,有時候工作時間要接近每天兩個八小時的。但是總會有半拉子周末和縮水的假期的,都可以拿來利用,前提是你能夠自律,做好自我管理。要做到時間的有效利用,你需懂得取舍,過簡單的生活,因為你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八卦聊天,逛街,在外面胡吃海喝。在微信上看到特立獨行的貓分享的文章——《7年來,我下班后一直堅持寫作》。她分享了從23歲到30歲每天夜里即使11點、12點下班,也會堅持寫1500字,從寫博客到出版4本書的經歷;而且生了孩子坐月子期間也沒有放棄寫文章。魯迅說過: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上。
? ? ? ? ? 素材的來源,靈感的捕捉。作為普通的中學教師,哪里有那么多的國家大事、世界奇聞要你去寫。你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追那些社會熱點,也沒有精力去炒那些名人的緋聞八卦。你可以從自己熟悉的領域來寫,比如生活隨筆、教學札記。在生活的細節中尋找創作靈感,總有一些事情讓你難忘,總有一些瞬間讓你感慨。還有你自己的成長經歷,每一個名家最初的寫作都帶有自傳的影子。成長的過程是疼痛的,總有一些創傷需要去療愈,寫作可以用來療傷。你也可以寫你掌控之內的專業的東西,作為高中教師,你有專業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這個都可以變成文字的。文學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寫作素材,只要你愿意加以利用。
? ? ? ? ? 多讀書,讀經典。讀書是輸入,寫作是輸出。如果你只忙著寫作,而不去讀書,總有一天你會油盡燈枯,靈感枯竭的。阿丁說過這么一段話:讀經典,反復讀經典,因為你在寫作上遇到的一切,無論是經驗上還是技術上的難題,都可以在經典作品中找到解答。寫作需要汲取經典作品的營養,也要加強學習,不斷補充新的知識。等到這些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你就要有一個釋放的出口,而最好的出口就是寫作。當你把你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你會感覺身心愉悅。
? ? ? ? ? 社會的發展,電子產品的迅速更新換代,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讓寫作和發表變得極為便利。可以用原始的紙筆寫作,可以在鍵盤上敲打,可以在手機上寫作,手機自帶的便簽,還有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都很好用。你可以注冊簡書、青藤、起點中文等,在上面寫作,和讀者編輯互動,激勵自己不斷更新,不斷創作。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寫作,只要靈光乍現,你就要迅速捕捉下來,否則就會失去一個很好的寫作機會。
? ? ? ? ? 我在《作家創作的秘密》一文中,曾援引過劉慶幫寫王安憶勤奮創作情況的一段話:“寫小說就是這樣,一樁東西存在不存在,似乎就取決于是不是能夠坐下來,拿起筆,在空白的筆記本上寫下一行一行字,然后第二天,第三天,再接著上一日所寫的,繼續一行一行寫下去,日以繼日。要是有一點動搖和猶疑,一切將不復存在。現在,我終于堅持到底,使它從懸虛中顯現,肯定,它存在了。”就是這樣,如果你有業余的時間,手邊有紙筆,或者有一部可以用來寫作的手機,你恰巧又喜歡寫作。那么,還等什么,開始寫吧。寫作的唯一訣竅就是寫,立刻去寫。正如海明威所說的:你越寫,越懂得寫作。這是學寫作的唯一方法。
? ? 邰楓,心理咨詢師,高中語文教師,業余漢語寫作。讀書,教書,寫書,紙醉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