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小曼
起初看到這本書,我內心是有點抗拒的,因為我就是一個擁有社交障礙的人。障礙到哪個程度呢?我抗拒參加單位活動、同事聚會,甚至連親朋好友的聚會,我也不是一個主動發起、積極參與的人。
如果你也擁有同樣的煩惱,那么《別獨自用餐》這本書,請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的作者是法拉奇,他創建了綠訊營銷咨詢顧問公司,并且親自擔任其首席執行官。同時,他還是一位著名的專欄作家,為《INC.》、《華爾街日報》及《哈佛商業評論》等刊物撰寫稿件。曾擔任德勤顧問公司、喜達屋國際酒店集團的市場總監,還擔任過好萊塢著名知名媒體營銷公司YaYa Media的首席執行官。
這本書通過“理論+真實案例”的方式,就人脈與社交的問題,提出了許多高效可行的方法建議,即便是社交小白或是抗拒社交的人,在閱讀以后也一定獲益匪淺,可謂是滿滿一本干貨,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書中的方法技巧非常多,下面分享對我啟發最大的幾點內容。
成功的關鍵是慷慨大方
很多人一聽到“人脈”一詞,首先想到的就是對自己有用的人,而所謂“社交”,就是去結交那些對自己有用的人。
那么,該如何才能結交到對自己有用的人呢?
首先,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一個對他人有用的人,也就是說,反觀自身擁有什么價值。
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發小,他的人際網絡很廣,認識不少各個行業的人,并且能夠與大家保持良好的關系。我曾思考他是怎么做到的?除去維護關系所需要付出的大量時間和精力,今天我終于在這本書中找到了一個根本原因——他是一個慷慨大方的人。
這里的慷慨大方,并不是單純指金錢上的付出,而是樂于分享,愿意為他人提供便利和價值。
仔細想想,你會愿意與自私自利,貪圖小便宜,總是從他人身上獲取便利和攫取利益的人交朋友嗎?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發展人脈的第一步,是讓自己成為那個慷慨大方的人,樂于助人,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愿意為別人提供便利……總之,只有自己先付出了,才有機會換來他人對等的回報。
除了樂于助人,還要“樂于求助”
樂于助人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樂于求助”就未必了,有社交恐懼的人常常伴隨著一個特點——不愛麻煩別人。所以自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通常會選擇獨自承受、緘口不言。
這本書指出了一點:人脈是用出來的。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不愛麻煩別人,可能是一種美德,但是卻不利于發展人際關系。
遇到問題或麻煩的時候,從認識的人中尋找可以幫助我們的人,大膽主動地求助對方,不僅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而且是一個聯絡對方的好契機。
當對方給予了你幫助以后,通過真誠地答謝、回報的方式可以再次鞏固這次聯系。而你的這一次求助,也正是給了對發下一次聯絡和求助你的機會。
如果對方無法給你提供幫助,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必因此氣餒,因為對于我們個人來說,并沒有什么損失,只需要禮貌地感謝對方就可以了。
要記住一點,“樂于索取可以創造出機遇”。
人際網絡可以且應當被規劃
書中指出,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目標,將目標寫下來,然后思考哪些人是可以幫助你實現目標。
不一定是你認識的人,不一定是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只要能夠幫助你實現目標、走向成功的人就寫下來。然后想辦法去與這些人獲得聯系。
這時候,一定會有人說:“有些人根本沒有辦法取得聯系啊。”
先別著急著說不可能。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六人法則”是這么說的:“任何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帶,基本確定在六個人左右。兩個陌生人之間,可以通過六個人來建立聯系。”
雖說這個法則只是一種數學領域上的猜想,但是卻可以給我們另一種啟發: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人際關系網中的某個人或某些人來實現。
因此,我們可以先從掌握自己的人際關系網著手。書中介紹了“列表格”的方法,大意就是把與自己有關系的人盡可能羅列出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關系:
你的親屬
你朋友的親屬
你的伴侶的親戚和朋友
目前的同事
專業機構或者社會團體里的好友
現有的和曾經你的客戶
你家孩子朋友的父母親
鄰居,包括以前的現在的
過去的同學
以前的同事
以前的老師和老板
你社交圈里的朋友
為你提供服務的人
看到這些關系的時候,你是否和我一樣嚇了一跳呢?如果你把與你擁有這些關系的人名和聯系方式羅列出來,你將會大吃一驚:原來我的人際關系網絡這么大!而“六人法則”就有可能在這張龐大的人際關系網中實現。
做真實的自己,成為一個有內容的人
我們總習慣在了不同的場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帶著一張張面具示人。然而,在人際交往中,“真實”二字始終是最重要也最有用的。
在他人面前展現真實的自己,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體現出你的真誠,用真心換取他人的真心,還可以幫助你快速判斷對方與自己的契合度有多高,是否值得深入交往。
成為一個有內容的人,則要求我們豐富自己的知識面,為他人傳播分享知識,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提高自己的吸引力。
自我提升,永遠都是吸引更多人脈的鐵律。
這里并不是要求你成為某個方面的專家。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他很喜歡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生活經歷。不管是對于某本書的內容、某部電影的劇情、某一次旅行的見聞,他都會結合自己的思考與大家分享,他講得滔滔不絕,大家也聽得津津樂道。這樣的一個內容輸出者,每個人都樂于與他溝通交流。
《別獨自用餐》這本書,不同于其他人際關系學的一點在于,它是每個人讀了都可以馬上上手的指南。
以上分享的,是對我個人啟發最大的幾個方面,這本書如同寶藏,還有很多內容值得我們學習。社交恐懼癥的你,事不宜遲,趕緊閱讀起來吧!
碼字不易,點個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