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豬麻菜包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春季里,豬麻菜長勢正好,用豬麻菜做菜包的時候到了。這是母親的拿手好菜。

這菜我從小吃到大,百吃不厭。很慚愧我還沒自己動手做過。趁著這周末休息,我坐車回家與母親一起做這道菜,想著以后可以做給母親和家人吃。

豬麻菜包是客家名菜。許多客家女人會做這道菜,我家姐姐和嫂子們也不例外,我覺得還是母親做得最好。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豬麻菜。為什么叫豬麻菜,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們當地人都這么叫它。同一個縣城的人對它有兩種叫法,有人還叫它金歷菜。就像我們不叫紅薯為紅薯,我們叫它番薯。形容一個人很笨也叫番薯。所以豬麻菜在別的地方可能有別的名字,你們盡可以對號入座。


豬麻菜的葉子粗大,適合做菜包。

扯遠了,我們言歸正傳吧。首先把豬麻菜洗干凈,再用鍋燒開水汆燙一下菜,使它柔軟到適合包住里面的食材。然后撈起來裝好備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接著要準備包在豬麻菜里面的食材:糯米(先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冬菇,白蘿卜或紅蘿卜,青冬豆,五花肉。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配各種食材以及各種食材的分量。

母親一直習慣用白蘿卜。以后我可能會選用紅蘿卜。紅蘿卜不但有白蘿卜的營養,在食材中還能起到調色的作用。新疆菜就特別注意調色,他們用紅辣椒,紅蘿卜,西紅柿或糖來調色。以達到色,香,味全中的“顏色搭配”。

聽說紅,白蘿卜不能混在一起吃,否則白里透紅就更好看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蘿卜切絲,冬菇和五花肉剁碎。如果有碎肉機更方便。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后把糯米,青豆,蘿卜和冬菇和肉混在一起攪勻。

煮熱鍋放油,把剛才攪勻的食材放入鍋內放鹽煮。注意開始不要放那么多的水,邊煮邊偶爾在鍋蓋邊加點水,以防燒焦了,煮至五六成熟再起鍋備用。(今天我和母親到客廳聊了幾分鐘,焦味就四處橫飛,幸虧及時發現。)


圖片發自簡書App

再用一片片豬麻菜葉把煮好的食材包在里面,如果是小的菜葉可以兩塊疊起來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包好就直接放入熱油鍋里,擺整齊,再放些水開始煮了。(母親為了不讓菜包被燒焦,除了在鍋底放油之外還放了塊豬皮墊著,這就是經驗)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放水,蓋上鍋蓋,水開后調小火煮20分鐘,直至把菜包里的食材煮熟或煮爛為止,注意把握好火候。


可以上桌食用了

菜包做好后我趁熱吃了兩個,還是小時候吃的那個味道,媽媽的味道。幸福感倍增!

小小的豬麻菜包營養豐富齊全,含有主食糯米,菜,豆,還有肉。還方便攜帶,以前老一輩人出去勞動時帶上幾個菜包,把菜包當中午飯在田間地頭吃了,省去了來回家做飯,吃飯的時間,一舉兩得。比白飯團子和日本鬼子的壽司實在多了。

美味豬麻菜包做好了,但愿你沒有口水流了一地。心動不如行動,放手試一試,不懂還可以問我,本人很樂意解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