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功的人生,都有一個鮮明標簽
在品牌的世界里,有一個規律,那就是一個成功的品牌會擁有一個鮮明的標簽,且只有一個。比如,耐克的標簽是“運動”,微軟的標簽是“軟件”,谷歌的標簽是“搜索”。人生也是如此,不管你的人生多么努力,取得多少不同的成就,但最終只能獲得一個標簽。李白終其一生追求功名,但最終獲得標簽只有“詩人”,魯迅的名字后面會跟上一大堆頭銜,但最終我們記住的還是三個字“文學家”!越是成功的偉人,他的標簽越是耳熟能詳,婦孺皆知,比如說到達爾文,就是“進化論”,提起畢加索,就是“畫家”,相反,當一個成功人士的標簽不夠鮮明的時候,他的成功往往會打折扣,比如郭沫若。
2.主動追求自己的標簽
上帝非常公平,無論你多么偉大,也無論你多么平凡,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同樣,無論你多么偉大,也無論你多么平凡,上帝給每個人只發一個標簽,至于在這個標簽上寫什么,上帝卻把權利給了我們每個人自己!
袁隆平研究水稻已經快60年了,他無比堅定的在自己的標簽上寫下“雜交水稻”四個字,作為天才的父親,郎朗的爸爸為了培養郎朗可以放棄一切,所以,他也選擇了自己的標簽“郎朗之父”!所以選擇其實就是舍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舍棄的越多,收獲的反而越大!
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追求的過程,就是舍棄的過程,志向太多,反而沒志向,西方諺語:再好的獵犬無法同時追兩只野兔!志向不僅不能多,甚至連“二”都不行!
3.假如人生可以活兩次
人生的確可以活兩次,第一次叫規劃,第二次叫實施!好比一棟建筑,其實也是被建了兩次,第一次是在設計師的頭腦里被建起來,第二次是在工地上,第一次叫藍圖,第二次叫施工,人生的藍圖規劃的越早,留給后面施工的時間越長,人生的藍圖規劃的越好,建起來的房子越氣派!最失敗的人生是沒有藍圖的人生,走到哪算哪,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然而,人生有時候比商業還復雜,人生的定位比商業上的定位還難做,人生定位不僅涉及到天賦、環境、興趣、機遇,甚至很多人的人生定位還涉及到一種天敵——父母。達爾文的父母為達爾文定位的人生是“神學”,羅大佑的父母為羅大佑定位的人生是“醫生”。所以,性格往往在人生定位上起的作用很大,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你能否做出人生的“舍棄”,性格決定你能為人生定位堅持多久?
4.窮,怎么辦?
窮是人生常態,窮在定位上的準確叫法應當是“資源少”,資源法則在商業上非常通行,資源多的在競爭中打敗資源少的,再正常不過,所以,人生也是如此,家境好的往往比家境差的容易成功,天賦高的往往比天賦低的容易成功,那么,“窮”——資源少,該怎么辦?
我們繼續借鑒商業上的定位法則,對于資源少,有兩個辦法:第一是差異化,第二是聚焦。所謂差異化,就是不和官二代比做官,不和富二代比經商,我踏踏實實種我的水稻去!
所謂聚焦,則更實用!想想莫言,小學都沒讀完,那接下來的人生,能做好一件事就不錯了,于是寫作,接下來的幾十年里,莫言再沒干過別的,一心寫小說,這還不算,莫言還只寫發生在一個地方的小說——山東高密,莫言說他只有寫他熟悉的高密農村,才能寫得栩栩如生。可以說,莫言幾乎把自己的優勢完全聚焦到了一個點上,然后再通過數十年的如一日的堅持,幾乎是完成了從文盲到諾貝文學獎得主的過程,莫言的經歷也告訴我們,聚焦首先是空間上,聚焦一個行業、聚焦一個地方,同時,莫言還告訴我們,不僅要從空間上,也要從時間上聚焦,要有“數”十年磨一劍的毅力!
5.最后談談機遇
如果達爾文沒有遇到“小獵犬號”環球航行,如果莫言沒有獲得機會參軍,不敢想象,他們能否取得后來的成就?
人不可能完全憑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而且每個人的人生中,總會出現那么幾次機遇、貴人,能否抓住,有時候靠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氣!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沒錯,但機遇更偏愛有勇氣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