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魯克林某處擁擠的街道里,有一棵隨意種下的樹,長得枝繁葉茂。樹邊的破舊房子里,住著一個小姑娘,她叫弗蘭西,她有一個很愛她卻三天兩頭喝得爛醉的父親約翰尼,一個做著清潔工養活一家人并且偏愛弟弟的母親凱蒂,一個時而在街頭巷尾跟狐朋狗友惹是生非時而又懂事體貼的弟弟尼雷,還有兩個時常出現在她們家的姨媽,弗蘭西喜歡茜茜姨媽,她總是沒來由的對人好得不得了,并且打扮得風姿綽約,美麗極了,對了,弗蘭西的外婆瑪麗也是不得不提的,是她的高瞻遠矚讓弗蘭西的媽媽重視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如此,才讓他們最終脫離了那么貧窮灰暗的世界。
弗蘭西小時候家里特別窮,她和弟弟靠撿垃圾賣賺取一點零花錢,說是零花錢,其實大部分補貼了家里,只是偶爾能給自己買幾顆糖吃。她和周圍的小孩子一樣,看起來臟兮兮的,穿得破爛不堪,事實上,大人們也是如此,靠著做苦工獲取微薄的收入,勉強地維持著生活,這里的一切,如同骯臟的泥濘一般,滿是窮苦墮落的氣息。你看著,只會覺得,這些小孩子長大后,也將和他們的父母祖輩一樣,在各樣扎堆的地方站著、爭吵著,渾渾噩噩地過完一生。
可是,奇跡般的,弗蘭西掙脫了這一切。她像一只美麗的夜鶯,在暗黑無邊的夜里唱著最柔美婉轉的歌聲,飛越過骯臟臭穢的泥濘,找到了一片春光明媚、楊柳拂堤的全新天地。而這奇跡,無疑應歸功于她的家庭教育、進取心和來自父母親人的愛。
弗蘭西的外婆瑪麗是一個優雅的老太太,她在弗蘭西快出生的時候,告訴滿心擔憂的凱蒂,重視孩子們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情,那將是他們脫離現今的生活環境唯一的途徑。她說,要每天給孩子們都一頁好書,比如莎士比亞的書和新教徒看的《圣經》,必須堅持這樣做,孩子們會見識過世面,知道世界并不是布魯克林的出租屋這么大。她說,還要給孩子們講神話故事,說說那些仙女、小精靈、圣誕老人、等——他們不住在凡間,卻住在人們心中,因為孩子們得有想象力,想象力是無價的,孩子們得有一個隱秘的世界,里面住著從來不存在的東西,這樣一來,等世道艱難了,孩子們就可以回去,住到想象里頭。她說哪怕將來孩子們發現這一切都是假的,這也是她自個兒開悟了,首先全新相信,后來又不相信,這樣七情六欲變得更加飽滿、綿長,等有人對她不好,讓她失望,他都經歷過失望了,這樣也就不會經不起事了。她說,無論生活多么艱難,都要堅持每天存些錢在一個鐵罐子里,日久天長,你會發現滴水成河,然后用這些錢買一塊地,這樣,一個家就有了根基,孩子們就再不像是我們這樣,飄搖無依……多么令人震撼的教育理念,放諸今日又何嘗不是金規玉律呢!也正是外婆瑪麗的這番教育理念才奠定了弗蘭西成長道路上良好的基底。
弗蘭西繼承了羅姆利家女人進取心強的天性。在那條擁擠嘈雜的小街上,她看著和自己一樣臟臟的那些小孩子,她突然就覺得不能讓自己就這么下去,否則十年后、二十年后的自己,也將和現在無異,會在各樣扎堆的地方這么站著,庸碌一生。她在離家不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家漂亮的學校,便想去那個脫離了這片黑暗的地方上學,于是和父親一起想辦法努力進了那間學校。在初中畢業之后,由于家里的經濟不允許,她和弟弟只能有一個人可以繼續上高中,媽媽決定讓尼雷先去,她說:“如果尼雷現在不去讀高中,他就永遠都不會去了,而你不一樣,你愛學習,你會自己去爭取,你可以等,你會愿意回到那個地方。”弗蘭西很難過,可是媽媽說的沒錯,她會努力回到那個屬于她的地方,在經歷了更多生活里的摸爬滾打之后。
貧窮并沒有讓這個姑娘缺少愛的滋養。父親雖是三天兩頭爛醉如泥,對弗蘭西,卻從不曾吝惜自己的愛。他在弗蘭西想要去讀那間漂亮學校的時候,偷偷幫著她偽造了家庭地址,如此,弗蘭西才得以進入學習的殿堂;他在生活極為困難的時候,仍不忘帶著兩個孩子去看看海、聽聽海的聲音,看看月亮怎么在水上行走,放空心靈,雖然到后來弄得一身狼狽歸來;他在離世之前寫好了弗蘭西畢業禮物的卡片,在弗蘭西的畢業典禮上拜托茜茜姨媽買了一束花給他心愛的女兒,那熟悉的字跡讓弗蘭西熱淚盈眶、欣喜不已。還有茜茜姨媽,曾經在弗蘭西被學校的老師低看欺負的時候,她真誠的告訴弗蘭西;“別怕,誰都經歷過這些事兒。”并且嚴肅認真的警告老師不許再這么對待弗蘭西……貧窮是黑暗的,可是有了愛,成長的路便有了光。
因為貧困,弗蘭西的成長經歷了很多苦難,我不能很圣母地去說這為她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財富,她后來的成功不是因為苦難,而是因為苦難間她所得到的家庭教育、自己的進取心,和那些無價的愛,這一切,讓她像一只美麗的夜鶯,在這黑暗里唱著最柔美婉轉的歌聲,飛越過骯臟臭穢的泥濘,找到了一片春光明媚、楊柳拂堤的全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