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武漢行(一)

2016.4.2


{啟程}

清明時節雨紛紛,我是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一個月前下決心訂了武漢的車票,就注定剛到賬的獎學金在四月初即將清零。畢竟,人生嘛,不趁著年輕把做的夢實現了,等老了就累了麻木了,沒心思做夢了。

有過這么多的打算,作了這么多的約定,我們總要在大學的偶得空閑中走許多地方見很多人。但獨自一人提著行李抵達某個地方時,迎面而來的除了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之外還有就是滄桑感。

像是漸漸遠離了許多人,又好似從來就沒有靠近過。像是與從前的同學明明好不容易同在一座城市,卻躲避著不愿相見。像是最后并肩同行的,還是最初一起的那么幾個。

長大了才發現,不是什么話在說出的那一瞬都注定是發自肺腑的。在經歷無數分別的時刻,我們曾那么認真看著一個人眼中閃爍著星星,他說,那我們說好了,你來這里一定要來找我喔。你信了。可是忘了人們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么真摯的眼神,那么篤定的語氣,后來你發現其實不過客套罷了。很多時候,說得最動人的話往往因為永不會被實現所以看起來那么璀璨;而什么也未曾承諾的人,卻會在你暈頭轉向的時候出現幫你把一切辦好,接你回家。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中國兩個腦力之王的母校,在這個節假日頗顯得人滿為患。櫻花早褪去了芳華,傳說中的櫻花大道空成一片。雖然聽聞三月份開滿櫻花的武大堪稱人間芳菲奇景,但我想以后也不會專門抽空來看了。中國人頭一定比那落英朵朵更為壯觀。今日,至少來過一遭,左手閨密,右手藍顏,牽你挽你,裝一次人生贏家。

2016.4.2

參天大樹,大概在訴說著我們的過往。圈圈年輪,大概在預言著我們的未來。

那一瞬,我仿佛當真站在歲月長河中,向舊回望。我仍是十四歲豆蔻年華,而你們也正值青蔥年少。左邊的她一頭長發及腰,右邊的他一身格子襯衫,儼然就是那年踏著下課鈴響的模樣。你們背著裝滿希望的行囊,談笑間慢慢向前走去。這一去寧愿永無止境――塑膠跑道旁的梧桐落葉繽紛,卻像恩澤之雨永不干涸那樣始終不曾枯黃。行遠了嗎?我們的青春。突然,你們回過頭喊我的名字。剎那間,光陰流轉。一切明朗。


{四葉草}

四葉草的傳說,原來真的不僅僅是傳說。在綠色的三葉草海洋中,唯獨發現了擁有四瓣葉子,與眾不同的它。

我相信它象征著幸福。

Jenny小心翼翼地將它折下,我把它收置于書卷中。葉子不能永久保鮮……但寓意會永存。

只不過,詩意之余,竟意外發現了奇行種五葉草,六葉草。這時候忽然覺得四葉草就很low了,果然人比人氣死人的道理沒錯。我想對那些揚言怎么也找不到四葉草的人說,只是因為你們不夠細心。

2016.4.2


{戶部巷}

想起第一天晚上發了一條破舊的街道的說說“黑”了武漢一把…當然只是欲揚先抑,還是要正名的。

我還是認為,每座城市都有最接地氣的巷子,那張秋褲的照片我認為是最貼近民生的體現……難道只有光鮮亮麗的文化才算是文化嗎?不雅觀、難登大雅之堂的說法,讓我想到馮小剛的電影《私人訂制》,可什么才叫雅呢?什么是俗?有些東西確實不會被認可,但那也可以是藝術。

是有些非主流,這種思想你們無視掉就好。

2016.4.2

戶部巷幾乎全都是小吃以及各種手工藝品。我和Jenny、X君在這里實現了“長三斤”預言。

在看到可麗餅的配色的一剎那,我就豁然開朗了,原來平時減肥,平時吃土,都是為了來全國著名小吃街的時候能撒開膽吃。

當然,至于亂吃的后果――我就不多作敘述了。


{曇華林}

我想你一定幻想過有一個小鎮,上面有童話故事里的公主王子,有動漫中的小狗小貓。當日光灑下時,能品一口奶茶,賞一陣花香,就這么沉醉在午后的靜謐時光里。

曇華林就有這么多個店鋪,起了好聽的名字,有文藝的裝潢,有七彩琉璃的燈光與五色的糖果。這是一個屬于每個人小時候的小鎮。

慵懶睡熟的貓咪,傘下胖胖的龍貓。我尤其愛那幾朵紅燈籠旁勝似櫻花的枝椏。

在武漢能見到類似鼓浪嶼的地方,只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2016.4.2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