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了追逐夢想,而忘了最初的夢想是什么

圖片來自網絡

01

年前我說到要搬家,我們領導說,我送你一塊布,我說要那玩意兒干嘛?她說你不是布沙發嗎?搭在沙發上面,這樣沙發臟得慢一些。我立馬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不要不要!

領導恨恨的說:沙發弄臟了洗起來累死你!

我說:好吧,累死活該!

其實我并非不識好歹,也不是精力過剩愿意勤洗沙發外套,只是實在不喜歡在上面搭塊布,遮住沙發本來的面目,太丑。

家里放沙發的作用是什么?不外乎兩個:一是坐著實用,二是裝飾家里。對于勤勞的我來說,沙發幾乎沒有機會坐,在家的時候我要不在做家務,要不就在電腦前看書寫東西。那么沙發在我這里基本上就只剩下裝飾家里這一個功能了,用一塊布搭在上面,蓋住原來的樣子,我是不愿意的。

我去別人家里也看到過這樣的場景:漂亮的沙發上面搭著一塊大大的白布或大浴巾,孩子在上面蹭來蹭去就會卷成一團,大人一坐上去布就會從沙發背上滑下來,需要不停的整理,坐在上面的人也很不自在。

這樣確實會使沙發臟的慢一些,也會延長沙發的使用壽命,但是不僅不漂亮,連坐著舒服自在的功能也失去了。

是不是有點舍本逐末?

我想起了三毛的一篇文章《士為知己者死》里面有這樣一段描述:

她(荷西同事的妻子),開始發胖了,身上老是一件半舊的洋裝,頭發總也舍不得放下發卷,最后看電影去時,她只拿頭巾把發卷也包在里面。她已忘了,卷頭發是為了放下來時好看,而不是把粉紅的卷子像水果似的老長在她頭上。

圖片源自網絡

02

我小的時候,由于物質條件不豐富,父母在給我買衣服鞋子的時候,一般都會買大一碼,為的是可以多穿一年。這個思維習慣,現在很多人仍然保留著,特別是一些年齡稍大一點的人。還有的人,出門在外也習慣給孩子穿罩衣,因為孩子調皮,衣服臟的快,洗起來麻煩。

我對這些做法是超級不贊同的,穿衣服除了遮羞保暖,還有美觀這個功能。以前物質條件差的時候,可能會注重保暖功能多一些,但是現在物質條件已經好了很多,從小培養孩子對美的追求,是很有必要的。

有一次以前的單位新來了一個同事,科室的同事在背后跟我八卦:這孩子肯定是農村出來的(這里不是歧視農村人,我自己出是農村的孩子),要不就是家庭條件不太好。我問她為什么?她說:你看她穿的衣服,怎么看怎么土,一點都不講究。

后來我自己在想,這個孩子不管家里條件怎么樣,從小肯定很少有人讓他注重過儀表。

我們這一代,尤其是農村的孩子,父母注重學習和人品多一點,而經常忽略孩子的衣品。不僅如此,還常常喜歡把穿衣打扮和學習對立起來,覺得愛美的孩子心思必定放在外表上面,會影響學習。

可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雖然只是一個孩子,但他也希望從別人的贊美中去提升自信,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在內心還不成熟的時候,別人一個鄙夷的目光,都可能都會讓他自尊心受損。

一件新衣服,但是不合身,穿在孩子身上不僅不好看還不保暖,等到合身的時候,衣服已經舊了。如果這個思維不變,那么孩子會一直穿不合身或舊的衣服,長此以往,他會不會產生一種誤解:我不配擁有好的東西?

為了保持衣服的干凈,出門在外也給孩子穿上罩衣,遮住孩子原來漂亮的衣服,我也不喜歡這種做法。弄臟了無非是家長辛苦一點,還可以趁機教育孩子:喜愛的東西要懂得珍惜,你不愛惜衣服就會臟,如果不愛惜就要承擔這樣的后果。這樣一想,辛苦一點是不是也值得?

很多時候,我們都為了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而舍棄了更多。

圖片源自網絡

03

電影《愛情呼叫轉移》里面有這樣一段劇情,徐崢要和妻子離婚,徐妻要他給出一個離婚的理由,徐給出了一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其中有一個是這樣:刷牙的杯子得放在格架的第二層,連個印兒都不能差;牙膏必須得從下往上擠,那我從當中擠怎么了?我愿意從當中擠怎么了?

我當時看到這一段真的是想笑,不過笑后也在反省自己,生活中盡量避免患這樣的強迫癥。

有一次我的一位阿姨和叔叔鬧矛盾,原因很簡單也很可笑:叔叔開抽屜用完東西沒有隨手關上就出門了,阿姨回來看到后打電話讓叔叔回家,沒說什么事情,只說有急事情快回來。叔叔還以為有啥大事火急火燎的趕回去后,阿姨指著抽屜說:關上!叔叔當場飆了:就這么點兒破事,你特么讓勞資回來?阿姨也發飆:老娘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你不長記性?結果自然是二人大干一場。

你能說誰對誰錯嗎?沒有,都沒有錯,只是沒必要。

家是溫馨的港灣,在家里就是要放松隨意的,如果為了保持家的整潔或者其他,而劃一些條條框框按照去做,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臟了再去打掃、亂了再去整理就是了,或者只要兩人都愿意,就那樣亂亂的生活氣息不是也很好嗎?

圖片源自網絡

04

生活中我也干過類似的事情。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經常帶他出去玩兒,有時候決定那天要去什么地方玩兒,便會像趕集似的趕往那個地方,中間孩子在路上看見什么好玩兒的了,耽誤時間我就會著急發脾氣。

后來我媽跟我說,反正是帶孩子,到你說的地方了是玩兒,在路上也是玩兒。我一想也是,在哪里玩兒不是玩兒?我的目的是要孩子玩兒的開心、學到東西,那么在路上玩兒,和在目的地玩兒,都是一樣的。為了這樣的事情著急發脾氣,實在是沒有必要。

都說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面,其實在美好的事情上面花的時間,獲得了身心愉悅,怎么能算是浪費呢?

很多時候,我們只為了追逐目標,而忽略了途中的風景。

我裝修房子的時候,裝修師傅跟我說了一件事情,印象頗深。

他們夫妻倆是農村的,出來辛苦做裝修,只為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總體收入還不錯,時間難免就會比較緊張。有一次孩子學校要開家長會,他們夫妻倆為了趕工都走不開,就跟老師請假,結果老師說:你們掙錢為的是啥?不就是為了孩子嗎?

他一聽立馬醒悟,掙錢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為了掙錢而忽略孩子的教育,才是買櫝還珠的愚蠢行為。

有的男人,為了給妻兒好的生活,一天到晚在外面忙碌打拼,孩子生病時他不能照顧,妻子脆弱時他給不了安慰,他們不知道,好的生活,不僅僅是物質,也包括他的溫馨陪伴。

圖片源自網絡

05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富翁,到海邊旅游,見個漁民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他就勸漁民多干活兒,多賺錢,漁民就問富翁賺了錢有什么用,富翁回答說,那就可以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漁民說,我現不就躺在沙灘上曬著太陽嗎?

這當然不是個積極的好故事,因為有很多人把它解讀成不要努力不要奮斗,躺著曬太陽就好,不過事實上富翁的曬太陽和漁民的曬太陽,是不一樣的。但是這個故事是不是也可以給我們一點小小的、正面的啟示?

這個社會很浮躁,每個人都在忙著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我們在追逐夢想的途中,也應該要適當的停下來想一想,我有沒有忘記最初的夢想是什么,而不是盲目的向前沖,導致忽略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在逐夢的途中,你迷失過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聽著旁邊妹妹用甜甜的聲音媽媽媽媽叫個不停,其實那時候的我挺孤獨的。
    崢漲閱讀 148評論 0 0
  • 入世來觀察,受命來守望
    泣夕閱讀 514評論 0 0
  • 最簡單開始 制作一杯奶茶,幾乎所有奶茶店的模式主要原料就是奶精、水及奶茶粉,而除了這三種基礎原料外,椰果、珍珠等配...
    任家輝閱讀 465評論 1 4
  • 我們不再是小孩兒了,我們不小了,長那麼大,聽的話不少,哪句話能夠觸動你的心靈呢? 1.行了,就送到這兒吧,不用送...
    air波波閱讀 786評論 8 7
  • 1.起立蹲下:老師說起立,家長一起蹲下,老師說蹲下,家長一起起立。 2.親子游戲:
    舟舟0625閱讀 14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