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唯一的不幸,是自己的無能

十月末的南方城市,天氣一天比一天灰敗、陰冷。離新的一年只剩兩個月,卻頻頻聽到朋友們準備離職的消息。其中最令人感慨的,還是M的故事。

M從事IT行業,打定主意離職后,陸續面試了好幾家公司,但都達不到理想的薪資。

“HR告訴我,現在業內就是這么個情況,巨頭公司都在裁員呢,工資實在是提不上去。”M特別沮喪,跟我抱怨這個行業越來越不好做,恐怕沒什么前景。

正好那時,圈內的熟人突然同時撤離北上廣,就連最好的朋友也在考慮著轉行。這些事讓M更確定,不是自己找不到好工作,而是整個行業大環境不好。

不知怎地,這件事一直徘徊在我心里很久。作為一個寫作者養成的那點敏感,我有了對這個行業做更深入了解的想法。于是,我又詢問了另一位做IT的朋友L。

L告訴我,自己并沒有那樣的感覺。碰巧她最近也在找工作,下午正要去某品牌手機的外包公司面試。我突然就明白了,M的抱怨,主觀成分占得比較多。這樣自我安慰式的開脫,源自于畏懼。

畢業一年半,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社會是有門檻的。特別是一些高薪行業,除了學歷,還要看經驗和能力。而初出茅廬的新人,在經驗、能力尚不完備的時候,除了正視自己,低下頭來努力修煉,就沒有其他的捷徑可尋。

人都有畏懼的時候,畏懼競爭,因為它太殘酷、激烈。它讓我們每天累得像狗,甚至做夢都在考慮工作的事。但是,不得不承認,競爭所帶來的成長也是迅速的。

對于個人來說,最好的狀態,是跟自己比??扇绻黠@感覺到來自同行的壓力,看見別人已經超出你那么多,就不能視而不見,不屑一顧地安慰自己“我只跟自己比”。

人年輕的時候,是面對貧窮最有勇氣的時候。因為本就一無所有,也不怕失去太多。但我覺得,同時也應當意識到,這是可以攢點狠勁,多吃點苦頭的時候。人生這場馬拉松,精力充沛的時候不跑得快一點。等到年紀、體力都不允許你去沖刺時,即便有心拼搏,也只能望洋興嘆。

之前在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采訪畢業一年的年輕人,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態。視頻一出,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有同感的人紛紛轉發。

但我不喜歡這個視頻,它散發出一種刻意制造的沉重氣氛。初入社會、無所適從,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每個人不都是這么過來的嗎?只不過我們成長、成人的這個時代,媒體更發達,于是一些現象、情緒被無限放大。

找工作面試時,行業里薪資高的工作通常要三五年以上的經驗值。開始時我不懂為什么,后來年歲漸長,人事漸通,知曉三年、五年可能是人一生的分水嶺。

就拿視頻里的人來說,過個三五年再去采訪他們,他們定不會是同一種手足無措的模樣。有人會變得淡定從容,對于曾經手足無措的事游刃有余,并且憑借努力過上體面的生活;而有的人會頹敗之氣更甚,因懼怕而退縮,進而成為徹底被社會打倒的人。

有一句話說得好,雖忘了出處,但記憶異常深刻:“如果你現在不按照你想的去過,那么你以后就要照你過的去想”。

只能按照我過的生活去設想,細思極恐。人生唯一的不幸,是處處受限、捉襟見肘。是現實越艱辛,你越照見自己的無能為力。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最大的愿望還是做一個普通人。但普通人跟普通人之間,也是有區別的。我理想的狀態是像一座冰山,只讓人窺其一角,但自知有蔚然可觀的全貌。風來,我不怕;雨來,我亦不懼。若是遇到重物的撞擊,就不動聲色將它沉到海底。

在那之前,我要面對自身的畏懼,軟弱,也要經歷一些手足無措、昏天暗地的時日。但相比于未來某天的無能為力,我更愿意向前一步,闖過這些關口。畢竟,年輕是犯了錯,上帝也會原諒的階段。即便是吃些苦頭,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最小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