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知識管理,三步就夠了

你是否會有這樣的困擾:

明明讀書,做筆記,很用心,但是還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

上公開課,聽大咖分享,感覺十分有用,但輪到實際工作中就沒辦法了;

看了一樣的東西,為什么有些人可以侃侃而談,我卻說的支離破碎……

互聯網時代,獲取知識已經不是難題,難的是管理知識,并將知識融合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轉化為能力。以往,我也是個讀書雖多,但無法活用的書呆子。知道的東西多,并不代表能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所以今天,我給大家說說,我是怎么學會知識管理的。

先給大家推薦一些筆記工具: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微軟ONENOTE、為知筆記等。


以上的是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幾款筆記,使用方法請百度,大家可以在了解后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款。這些筆記工具的共同好處是可以多平臺同步,免去了紙質文件不方便攜帶的困擾。同時,這些筆記都有相關的公眾號、微博綁定功能。綁定后,可以直接存儲到筆記軟件內,直接編輯,不怕丟失。

第一步,分類。

我們獲取信息的來源很多:微信推送、簡書、知乎、網站、客戶端等等。如何把收藏夾里的文章變成素材和思路,首先就需要把這些內容進行分類。

按照文章類型,可以分為:寫作、人際關系、時間管理、邏輯思維、職場、理財……;

按照應用場合,可以分為:工作、生活、學習……;

按照社會角色,可以分為:公務員、老師、父母、子女……

這些是大類,每個大類中還會有小類,這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細化安排。

比如,我的筆記里,工作大類下就分為:01文章寫法、02編輯、03人際關系、04時間管理、05邏輯思維、06求職與職場這幾項。


這里給大家幾個小貼士:

Tip1 用01、02;001、002這種方式命名文件和文件夾,這樣文件一目了然,方便查找;

Tip2 每隔3-5個月進行復盤,如果出現變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分類法進行微調。例如:我在“生活”這個大類下設置了“04游戲”這個文件夾,以前用來存放各種攻略,不過最近半年里,我已經不再玩游戲了,文件夾里的內容對我也沒有用,所以果斷刪除。

Tip3 建立專門的資料囤積文件夾。所有沒看過的文章,統統放到這里面,看過了以后再放入相應文件夾,以免混淆。

第二步,整理。

好了,我們現在有了很多文章,如何進行整理呢?

大家在讀完一篇文章后,應該提煉出有用的東西,給這些文章加上關鍵詞。

有些文章是一個主題,但有些文章有很多主題,如果只把它放在一個分類下面,那么其他地方用到的時候可能會找不到了。將文章貼上標簽,在搜索時就可以搜索到,用起來十分方便。

定期回顧。

這里的回顧指整理分類好的文件夾。

在分類好的文件夾里存儲著大量我們覺得有用的內容,但是,有些材料使用過一次或多次后,不再具備使用價值,此時應該對這類資料進行刪除、更新。

第三步,使用。

很多人能記住上學時背過的古詩、寫過的文章、計算過的習題,即便很多年不用了也會記憶猶新,為什么呢?因為這是我們反復練習的結果。

材料、內容、知識再好,不吸收就不會變成自己的,而吸收的最好方式就是使用。

使用的渠道很多,除了日常工作中使用外,讀完一本書可以寫個書評,收集同類的資料后做個思維導圖整理,寫一篇文章……都是很好的做法。

總之,現在是一個終生學習的時代,當信息變得易得,消化就變得尤為重要。希望小伙伴們讀完這篇文章后,能給創建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有所啟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