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池定義
資金池,顧名思義,就是把資金匯集到一起,形成一個像蓄水池一樣的儲存資金的空間。
在銀行、基金、房地產或是保險領域,都有資金池的運用案例。比如說,銀行就有一個龐大的資金池,吸收存款流入資金,發放貸款流出資金,使這個資金池基本保持穩定。基金也是一個資金池,申購和贖回的,資金流入流出使基金可以用于投資的資金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資金池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不能一一對應、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的期限不匹配。
資金池產生的原因
理論上,P2P網貸是21世紀不需要資金池的銀行。平臺就單個個體標的而言,投資人資金與項目是一一對應的,同時單個標的賬期也是確定的,不存在“資金池”的土壤。
理想狀態下,每一個在P2P平臺投資的投資人都有對應的一個借款人。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由于投資人與借款人之間的資金周期、資金金額并不是完全可以對應的,假設有一個借款人通過平臺借錢,平臺沒有資金池只能幫這個借錢者在平臺上發標,等投資人投滿才能將款放給借款者。你怎么樣才能保證平臺投資者能把借款金額迅速籌滿?如果你這很長時間都沒搞定借款人早就跑到其他地方借錢了,要知道現在哪個行業市場競爭都很激烈。平臺如果完全靠這樣很難快速的賺錢。資金池的作用在這里就體現出來,將投資人的資金放在同一個池子里,在額度上和時間上進行錯配。
所有的投資人傾向于“短、平、快”的項目(即周期短、風險平穩、快速回資),而真實的借款項目期限又往往較長;借款項目的增長是沒有規律的,而資金的增長相對平緩。從平臺自身的角度來講,為了平衡這兩對矛盾,資金池對企業來講是最有效的。
資金池的危害
我們假設資金池就是一個水池子,只不過這個池子用來放錢。一邊存進來,一邊貸出去。不管是A的錢、B的錢、還是C的錢,只要進到池子里,就都叫池子的錢了,A、B、C在P2P平臺上看到的就是一串數字。池子里的錢,哪一塊是A、哪一塊是B的就分不出來了。
這個池子在現實中呢會遇到以下幾種情況
1
平臺為了吸引投資用戶,給出相對較高的收益。投資入水管流量過大,池子里全是水。這種情況,出現了大量的資金站崗。池子里的錢是有成本的,沒有真實項目,只進不出,沒有利差,沒錢支付給投資者利息,為了這個活下去,只能用投資人的本金還投資人的利息,借新還舊,這就是著名的龐氏騙局。
2
突然來了這么多錢,怎么辦?只能把放貸出水管的流量調大。放貸的這條出水管上有兩個閥門,一個叫項目,一個叫做風控,兩者是沖突的,為了找多的項目給這些資金接盤,勢必要選擇性忽略風控,而要把控好風控,勢必會斃掉很多不合規的借款項目。但是錢已經進來,每天都有成本,所以只有往外放,但由于放松了對風險的把控,能不能按時回來或者能不能回得來,就不好說了。
3
出水管放大或者爆裂。當出現黑天鵝事件或者負面新聞的時候,會引起大規模的恐慌,誘發擠兌。某租寶事件后,很多平臺跟著躺槍,用戶瘋狂的提現,如果是個資金池,借款人還未還款,投資人又瘋狂提現,那就有可能一直提到關門為止。
4
最后一種比較極端,平臺利用高收益的幌子把大量的資金放進來,當放到平臺掌控者的心理預期時,建池子的人把池子給挖走了,然后走人。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就是跑路。P2P初始階段有N家的初衷就是為了圈錢跑路。那些財富,對于很多人來講,幾輩子都賺不到,值不值得冒險一搏?
以上四種情況就是資金池最主要的幾個風險——經營不善,風險失控,擠兌和跑路。
如何規避資金池風險
對于如何規避風險,其實完全可以通過一些基本的規律和常識來甄別和規避。
1 ? ?|永遠別以為自己是大氣運者
幾年前窮的叮當響根本沒坐過飛機的時候在跟朋友討論飛機那玩意完全與否,因為那東西只要出事活著的可能性就很小很小。我們在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堆,完全沒有解除我對飛機安全性的擔心。最后我的一個朋友說了一句話,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
“我們只是普通人,極為普通的普通人,買個彩票不可能中五百萬,做個飛機也沒那么巧遇到空難,該怎么樣怎么樣就好。那些中五百萬的跟遇到空難的都屬于一種人,大氣運者”
2 ? |敬畏常識
國家法律規定的年化利率24%才受法律保護,24%~36%之間國家不予參與(假設你借錢在這里利率內,你還了國家不會幫你要,你不會國家不會幫著對方催),36%以上的不受法律保護。在看到那些高收益的時候請你想想,到底是怎樣的項目才能給那么高的回報跟收益,羊毛不管出在誰身上,你自己想想到底有沒有可能性?
淺薄之見,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