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



? ? ? 逝水流年中,我們日復一日地閱讀、聽說、看到、經歷、感受和體驗很多人和事。其中很大部分,就像舊日歷一樣,一頁頁翻過,留存不下什么記憶,也沒有復習和回味的必要。但有一些閱讀、見聞、經歷、感受和體驗,卻會在人生的旅程中,或者勾魂攝魄刻骨銘心,或者無聲浸潤沉降積淀,最后蓄養成我們稱為“氣質”的東西。馮友蘭先生在《南渡集》中專有《論風流》一文,文質彬彬,氣質躍然。文曰:

第一,真風流的人,必有玄心。所謂玄心,是指一種超越感,超過自我,做到無我,“真風流的人必須無我”,不太計較個人的得失和一己的喜憂,而是將自己化入天下蒼生和自然萬物之中。

第二,真風流的人,必有洞見。所謂洞見,就是不借用復雜的邏輯推理,而專憑直覺和睿識,直逼問題的要害,看破事物的本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第三,真風流的人,必有妙賞。“所謂妙賞,就是對于美的深切的感覺。”凡一境界,其最高深微妙處,皆是“不可說”的。不可說,不可說,一說便是錯。所謂“不可說”者,并非“無”,而是“真有”,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卻無言”。莊子曰:“道可得而不可見。”因不可見,故不可說。不可說是道,得道者方為大師。相傳梁任公顧隨二人對“不可說,不可說,一說便是錯”有相似的體認,二人講授詩詞賞析課的時候,遇到絕妙好詞,均只能言“好,真是好”,再也說不出其他的話來。妙不可言,斯謂妙賞。

第四,真風流的人,必有深情,懂得一往情深,能夠憨憨地迷戀、癡癡地眷戀。

由于真風流的人有玄心而能超越自我,所以他的深情就不是關乎自己的,不是對他自己喜憂和沉浮的嗟嘆,而是“對宇宙人生的情感”。“他的情與萬物的情有一種共鳴。他對于萬物,都有一種深厚的悲憫與同情。”這實際上是一種仁者的情懷,是仁者“以萬物為一體”的境界。因此,馮先生不僅討論了魏晉名士的風流,而且還討論到宋儒特別是程明道的境界,曰其為“風流人豪”。

何謂風流也?玄心、洞見、妙賞、深情,四者皆備者,每每與天、地、人、物俱化,斯為風流。生活中的你我他何以不風流哉?一缺玄心,總是斤斤計較;二無洞見,總是淺見陋識;三乏妙賞,總是與俗同枕;四寡深情,總是輕浮濫賤。涵養凋零,人格坍塌,何談風流?風流是一種美和高貴,是一種人格美和人格的高貴,它可以與形體、樣貌、男女、裝扮、錢財、權勢無關,亦可賦予這些東西以真正的氣質。

氣質,是歲月的沉積、人格的蓄養,它之于人生的意義僅僅是:“它在那里!”就像花兒在春天開放、在風中搖曳,美麗自處;亦像深山河谷的古老水車,于兩岸青山之間,濡沫清流,兀自轉動,吱呀自響。所以,氣質跟附庸風雅無關,跟矯情做作無關,跟表演無關,跟目的無關。它在那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轉《氣質》王明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什么是氣質? 閱讀、見聞、經歷、感受和體驗,在人生的旅途中,或勾魂攝魄刻骨銘心,或無聲浸潤沉降積淀,畜養“氣質”。...
    讀行人聲閱讀 403評論 0 0
  • 緣起 A6筆試的要求書目。 內容 使命 1(9/331)尤努斯(Muhammad Yunus)杜曉山 “扶貧經濟合...
    im天行閱讀 305評論 0 0
  • 是你終歸會是你的,別人搶不走;不是你的,哪怕爭搶來也沒有意義,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就是這個道理。 或許是天性使然,又...
    姜郁桐閱讀 2,015評論 8 25
  • 寫文章的時候,我非常在意自己處理文字的效率。 因為每天可以用來寫文章的時間很有限,如果可以用工具節省時間,哪怕花錢...
    吳奕鵬閱讀 1,051評論 2 9
  • 天香/感白菊【詞林正韻】 作者:心博、圖片書寫:心博 落木蕭條,風荷的歷,夜有寒鴉嗚咽。 寂寞清秋,蒼涼巷陌,繾綣...
    心博1閱讀 311評論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