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我擇業的選擇

? ? ?自畢業到現在已近三年有余,畢業之初因為對自身能力的不認知的不成熟,沒有嘗試和邁出社會第一步的勇氣,在父親和姑姑的建議下,同時在表哥幫助下報考了家鄉的事業單位,并且也成功的考上。最初一年因為對工作的熟悉和認知度還不夠清晰,拿著接近2000工資的我沒有什么抱怨,只是單純的做好工作同時也想討好領導,留點工資做些資本的積累。在體制內久了,慢慢認識各崗位權利的不同和職位升遷,也考慮了自己的發展未來,我努力工作想獲得領導認可和職位轉換或晉升,也會時不時為那幾百福利而獲得外人羨慕而竊喜,而生活實際的拮據我只有自己知道,我本質上是追求獨立進步的人,想到工作職位上晉升的深度和寬度都不足,同時結婚的花費還得靠父母,這讓我內心很不是滋味。和父親談了內心的想法,父親的觀點和家族中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樣,家里不缺錢,讓我只管去做好單位上的事情。

? ? 對此我對他們觀點分析有兩點∶1是外面創業做事奔波些,父親不希望兒子那么辛苦。2是家族中從來沒有單位上班,能有機會當上官的人。3是父母親老了對錢看淡了。

? ? ? 我從16歲至今都過著可謂不差錢的生活,但是參加了工作,我追求生活和內心的獨立,工作上微薄的工資讓我在使用上有點捉襟見肘,平時人脈關系的處理和家庭花費,幾乎沒有剩錢,加上為了工作晉升沒有做其他副業(所在地方貧困無副業可做)。折磨人的無望工作(別人認為有,我認為無)加上沒錢的生活,讓我內心疲憊。

? ? ? ?我現在認識到先就業再擇業很多時候是高校為了保證大學生就業率而提出的看法,三年前的確定決定今天的我,今天的決定覺得三年后的我。呆在體制內我仿佛看到三年后的我,在父親幫助下娶妻生子,生活拮據,靠父親接濟生活,我追求生活財富的自由和對事情的主動權。這兩者到時候我真沒有,我內心接受不了。

? ? ?我是該靜下心考慮下自己,我總結下我有的:1我現在口中有6萬元的資本,加上發小1萬。2我們兩個有的只是傻傻的沖勁,輸的起,只希望每年兩個能分個五六萬即可。我沒有的:1不知道做什么行業。2保守點不辭職當地因為小縣城創業前進不大。

? ? ? ?規劃:半年內找到適合創業的地點和事業,辭職,并且和發小加強學習培訓為第二輪創業做準備,這些是我粗淺的看法,希望有經驗的簡友能對我批評指教,提出建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