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意義上,企業的發展和市場產品的推出是以市場細分和人口數據統計為基礎的,并且會假定產品的特性、功能和信息的傳遞可以滿足人口數據統計中消費者的所有需求——即“一刀切”的方式。然而,隨著市場由大規模批量化生產到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的變化,更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欲望是需要構建用戶模型的,而不僅是人口數據統計的信息。
用戶模型是什么
用戶模型是一類用戶群的代表,具體的來講,我們在做用戶模型的過程就是通過調研,將非典型用戶轉化為典型用戶,并且了解到極端用戶的需求點,最終使非典型用戶和極端用戶都轉化為增量用戶的過程。這些用戶群體在購買決策時,對于技術和產品的使用要求,客戶服務偏好和生活方式的選擇等方面可能有著類似的行為模式。“行為”、“態度”、“動機”其實是消費者的真正標簽,不論年齡、性別、教育以及其他典型人口等。事實上,用戶角色是大大跨越了人口數據統計的。
怎樣構建用戶模型
用戶模型構建的第一步是對大量的目標用戶進行一對一的訪談。數據模型的搜集從第一個采訪大約到30個被采訪者之后便可以開始構建一個專注于品牌和產品的典型模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采訪工作最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如被采訪者的家里或是工作的地方。
用戶模型的構建從哪里開始
第一步是定義消費者的生活規律并且理解所有與之相應的接觸點。因為每一個接觸點設計將會有一個相應的關鍵設計部門,這樣必須明白用戶模型最終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最佳的體驗。
在用戶模型構建過程的早期階段,在每一個部門內獲得領導的認同是將用戶模型社會化的關鍵——將公司的客戶理念傳播到整個組織中。
什么是典型用戶模型的投資
并不存在構建用戶模型的快捷方式,是需要一筆投資的。具有戰略性的、前瞻性的組織可以作為構建用戶模型的其他研究中的一個部分,但是當在正確的實施一個單獨的項目時,對于用戶模型的投資會達到到介于80000美元到120000美元之間。
成熟的用戶模型構建必須是在人口數據統計之上的。人口數據統計資料很容易從多種資源組織中收集來,但是用戶模型的產出必須可以足夠深入的了解為什么客戶會做他們所做的事情,并且什么是他們從一個組織提供的服務所期望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