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騰訊關閉ios版微信公眾平臺贊賞功能事件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是微信的贊賞功能違反了蘋果IAP條款。
當然,關于是否真的違反,立場不同,觀點也不一樣。不過目前網上的主流態度是一邊倒支持騰訊,認為蘋果要收取32%贊賞抽成明顯屬于強盜行為。對此,我深表贊同。
神仙打架,殃及凡人。蘋果和騰訊兩大巨頭的戰略博弈可謂看點十足,但受苦的則是公眾號的內容生產者們。比如餃子哥以后就收不到ios版用戶讀者的打賞了,想想也是十分傷心。
那么,蘋果為何如此牛逼?敢跟騰訊爸爸這么叫板?它的閉源生態是怎么來的?又憑什么能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史蒂夫·喬布斯傳》,是喬布斯唯一授權的官方傳記。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歷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董事長和《時代周刊》總編。沒錯,這里的《時代周刊》就是那家經常把大人物頭像往封面放的雜志——Time。
艾薩克森這個人寫傳記特牛逼,他的作品包括暢銷書《愛因斯坦傳》,《本杰明·富蘭克林傳》以及《基辛格傳》,屬于那種找他寫傳記還得排隊的。比如喬幫主剛開始找他的時候,他說你現在還不夠格,再等個十幾二十年吧。
當然,后來喬布斯得了癌癥,等不了那么長時間,再不寫就沒機會了。于是他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與喬布斯40多次的面對面傾談,以及與喬布斯一百多個家庭成員、 朋友、競爭對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訪,造就了這本獨家傳記。
本書記敘了喬布斯從出生到去世共56年的人生歷程,通過他出生被遺棄、高中服用迷幻藥、大學輟學、創立蘋果、被蘋果開除、創立NeXT、重回蘋果并帶領其走向巔峰、罹患癌癥等等一系列事件,向我們揭示了這位改變世界的天才不為人知的一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走進這位天才的世界,去看看他那有如過山車般精彩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1. 人生經歷
1.1 童年
喬布斯出生于1955年,同一年還有另一位電腦天才出生,他就是比爾·蓋茨。與蓋茨生于優渥的家庭不同,喬布斯剛出生就被遺棄了,因為宗教信仰原因,他的親生父母并沒有結婚,母親在一位醫生的幫助下把他生了下來,并安排給別人領養。
領養喬布斯的這對夫婦叫保羅和克拉拉。保羅是一名優秀的機械工程師,母親克拉拉則是一名記賬員。童年的喬布斯生活在硅谷,在這種地方你懂的,即便是一個一無所長的人也想成為工程師。就好像高曉松在清華長大,身邊都是各個領域的大師,長大后他就認為再不濟也得考個清華,一個道理。
所以喬布斯這樣說道:“成長于此,我受到了這里獨特歷史的啟發,這讓我很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上小學的時候喬布斯十分喜歡惡作劇,在讀完三年級之前被送回家兩三次。但他的父母則對他十分寬容。在喬布斯的記憶中,父母從來沒有因為他在學校犯錯而懲罰他。父親是這么對老師說的:“如果你提不起他的興趣,那是你的錯。”老師內心OS:臥槽。。你竟然懟我,你行你上啊!!
同情老師3秒鐘。
所以,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喬布斯?因為如果你被老師送回家,絕大多數情況是下面這樣的。。
1.2 高中
到了高中,喬布斯我行我素的風格依然不改,他吸大麻、服用迷幻藥、繼續惡作劇。不過在高中的最后兩年,他的心智也快速發展,他發現自己既沉浸在極客的電子世界中,又喜歡文學和創造性的嘗試。
而上高中期間,他碰巧認識了一名本校畢業生——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此人是一名技術宅,他比喬布斯大5歲,但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典型的高中生極客。后來他與喬布斯一起創立了蘋果,因此這里先讓他亮個相。
1.3 大學
高中畢業自然是要上大學了,但喬布斯卻不想讀大學。當父母堅持要讓他去上大學時,他提出了自己的條件:伯克利不去,斯坦福不去,要去就去里德學院。他說:“去念斯坦福的人,他們已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他們一點兒藝術性都沒有。我想要上的是更富有藝術性的、更有趣的學校。”
雖然里德學院學費太高,不是喬布斯父母所能承受的,但兒子已經被慣壞,除了里德學院他哪兒都不去,所以父母又一次妥協了。
在大學里,他迷上了佛教禪宗和素食主義。禪宗對他的影響非常深,這點可以從他極簡主義美學觀點和執著的個性上看出來。佛教對直覺的強調也深深影響了喬布斯。他說:“我開始意識到,基于直覺的理解和意識,比抽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更為重要。”
上大學不久,喬布斯認識了一名叫弗里德蘭的人,他是喬布斯一生中少有的能以自己的魅力蠱惑他的人,即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這點我們后面也會講到,而這種扭曲力則是弗里德蘭教給他的。
喬布斯與弗里德蘭的結識極具戲劇性。當時,為了湊點錢,喬布斯決定賣掉自己的IBM電動打字機。他走進之前答應要買的那個學生的宿舍,發現對方正在和女友做那種不可描述的事情,于是喬布斯準備離開,但那個學生請他坐下,等他們結束。就這樣,兩人的友誼從此開始。
大學沒上多久,喬布斯就開始厭倦這種生活。其實他喜歡待在里德學院,只是不想去上那些必修課而已,并且也不想再付學費。于是他退學了,但校方允許他繼續待在學校,并旁聽他感興趣的課程。
之后他就去旁聽了一門書法課,我們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文中也提到了,他在這門課中學到了襯線和非襯線字體,并把它應用在后來Mac的設計中,當時看起來好像沒什么卵用的東西,在后來都產生了巨大的價值。
1.4 創立蘋果
1974年2月,在里德學院晃蕩18個月后,他回家了,然后找了一份工作,在雅達利做一名技術員。在雅達利工作期間,他利用一次出差歐洲的機會去了一趟印度尋找精神導師,并在那里待了7個月。
回家后他開始通過各種途徑來追求精神啟蒙。早上和晚上他會冥想和禪修,其他時間去斯坦福大學旁聽物理學或者工程學課程。1975年初,他又重新回到雅達利工作,但是上班時間在晚上。
就在這個時候,機會來了。《大眾機械師》1975年1月刊封面照是第一臺個人計算機——阿爾泰,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看了這期雜志后開始研發用于阿爾泰的BASIC語言版本,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被這期雜志深深吸引。
之后沃茲有了一個設計一臺終端機的想法:鍵盤、屏幕、計算機整合在一套個人裝置中,變成一臺獨立的小型計算機。幾個月之后,他做出來了。
那天是1975年6月29日,星期天,個人電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那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沃茲尼亞克后來說,“一個人在鍵盤上按下幾個鍵,然后在面前的屏幕上看到對應的字符立刻被顯示了出來。”
這臺機器就是后來的AppleⅠ,喬布斯對此大吃一驚。
沃茲剛開始打算將這一發明免費共享,但喬布斯發現了其中的巨大商機,開始說服他一起創辦一家公司,于是蘋果公司誕生了。公司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沃茲的新電腦設計變成蘋果的財產,然后批量生產銷售。
但沃茲當時供職于惠普,他認為應該將自己的發明告知公司。然而惠普那幫傻鳥目光短淺,認為他的發明只是業余愛好者的玩具,無法融入公司的高品質細分市場。于是沃茲可以自由投入到與蘋果公司的合作關系中。
之后,蘋果憑借AppleⅠ大賺了一筆,一舉改變了個人電腦產業,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推出了AppleⅡ、AppleⅢ和麗薩等產品,奠定了它在個人電腦領域的領先地位。1980年12月12日,蘋果上市,喬布斯那年25歲,身家2.56億美元。
1.5 被蘋果開除
被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開除,是不是很難理解?然而這種事情的確發生在喬布斯身上。
蘋果現在是一家大公司了,目前的總裁是邁克·馬庫拉,他是蘋果創立之初喬布斯需要資金擴大生產時引進的一名投資人,和喬布斯、沃茲尼亞克三人各擁有蘋果28%的股份,是蘋果創始人之一。
當然,馬庫拉并不想當這個總裁,妻子也給他下了最后通牒,讓他馬上尋找接班人。喬布斯雖然躍躍欲試,但他此時還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沒有管理公司的能力。于是他們開始在公司以外尋找合適人選。
他們找來獵頭羅奇幫忙物色,羅奇將目標鎖定在百事公司百事可樂部門總裁約翰·斯卡利身上,喬布斯也很喜歡他。然而斯卡利并不想加入蘋果擔任總裁,最后喬布斯用一句話把他征服了:“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想抓住機會來改變世界?”果然是忽悠小能手啊!
在開始的一年多里,喬布斯和斯卡利相處得很好,一切都很順利。但隨后他們倆對公司前景的看法開始出現分歧,最后反目了。這時,董事會站在了斯卡利那邊,所以在30歲那年,喬布斯被蘋果公司解雇了。
1.6 創立NeXT、皮克斯
被蘋果解雇的喬布斯心力交瘁,一連幾個月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他感到自己給老一輩創業者丟了臉,一度想要逃離硅谷。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生過得太順不見得是什么好事,挫折有時候反而能激發自己的創造力。正如他在2005年斯坦福大學畢業演講中說道的:
雖然當時我并沒有意識到,但事實證明,被蘋果公司炒魷魚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好的事情。盡管前景未卜,但從頭開始的輕松感取代了保持成功的沉重感。這使我進入了一生中最富有創造力的時期之一。
他所說的這段時期便是他在被蘋果公司解雇后的五年里創辦了NeXT和皮克斯。NeXT后來被蘋果收購,使得喬布斯得以重返蘋果。而皮克斯推出的《玩具總動員》是第一部用電腦制作的動畫電影,一舉改變了這一產業,到現在它依然是全球最成功的動畫制作室。
1.7 重返蘋果
1996年12月20日,通過NeXT被蘋果收購,喬布斯以董事長顧問的身份重新成為了蘋果公司的一員,那年他41歲。而在半年多后,時任蘋果公司總裁的阿梅里奧辭職了,喬布斯成為了CEO。
此后一發不可收拾,他對公司董事會進行了重組,精簡產品線,并極大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推出iPod、iTunes改變了音樂產業,用iPhone改變了改變了手機產業,iPad改變了平板電腦產業。此外,蘋果零售店重新塑造了商店在品牌定義中的角色,App Store生成新的內容創造產業,iCloud讓我們的電子設備無縫同步。
一般情況下,人過了40歲便很難再有多大創造力了,但喬布斯用事實告訴我們,40歲算啥?我的青春才剛剛開始!在他的帶領下,蘋果重新成為科技行業領導者,并成長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成為創新的代名詞。
1.8 罹患癌癥
然而,改變世界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廢寢忘食地工作讓喬布斯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危機。他后來推測,自己之所以會得癌癥,是因為1997年辛苦工作了一整年,同時管理著蘋果公司和皮克斯。
2003年10月,他檢查確診了胰腺腫瘤,本來很容易就能治愈,切除即可。但他就是不同意手術切除,認為自己通過飲食療法就能治愈,他頑固地堅持了9個月之后才去做了手術,最終導致了癌細胞的擴散,給后來的復發埋下隱患。
2008年初,他的癌癥復發,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肝臟病造成了嚴重破壞,因此他不得不在2009年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然而這也只是起到延長他生命的作用而已,2011年10月5日,在iPhone 4s發布的第二天,他與世長辭。
2. 性格特質
透過喬布斯的人生經歷,我們可以大概了解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但是,如果你想要深入感受他的人格魅力,那么我們還需要來說點別的,比如他愛哭、擁有很強的現實扭曲力場、崇尚二元論世界觀等等,正是因為有這些性格特質,喬布斯才成為了喬布斯。
2.1 愛哭
喬布斯是一個特別愛哭的人,他不擅長控制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潸然淚下。
蘋果創立之初,沃茲的父親質疑他對蘋果的貢獻,他認為工程師的價值要遠超企業家和銷售人員,因此絕大多數錢應該歸沃茲所有。
“你不配得到這么多,”他告訴喬布斯,“你沒有做出過任何產品。”喬布斯哭了起來,這在他身上是很常見的事情。
推出AppleⅡ的時候,喬布斯想讓它帶有一年保修期。時任蘋果總裁的斯科特對此目瞪口呆,因為保修期一般只有90天。在他們對此問題的一次爭論中,喬布斯再一次潸然淚下,最終斯科特區服了。
還有一次,在蘋果早期分配員工編號的時候,斯科特把“1號”給了沃茲,“2號”給了喬布斯。喬布斯當然想要當“1號”,但斯科特不同意。于是喬布斯大發脾氣,甚至痛哭流涕。最終,他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他要當“0號”,最后斯科特妥協了。
2.2 現實扭曲力場
如果你告訴喬布斯,1+1=2,他認為不對,然后說,相信我1+1=3,并且你可以證明出來,不是嗎?那么第二天你就會興沖沖地跑過來跟他說:是的史蒂夫!1+1=3,我證明出來了!
這就是他的現實扭曲力場,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現實扭曲力場的根源在于喬布斯內心深處不可動搖的信念:世界上的規則都不適用于他。
比如在制造iMac的時候,由于設計太過于異想天開,很難做出來,于是工程部門提出了38種不能這么做的理由。然后喬布斯就說:“不,不,我就是要這么做。”他們問:“那么,為什么?”喬布斯回答:“就是因為我是CEO,我認為這么做沒問題。”結果他們就這么不情愿地照做了。
2.3 天才白癡二分法
在喬布斯眼里,只有極端,沒有一般。任何人在他眼里不是天才就是白癡,有時候一個人同一天就能得到這兩種評價。
這一觀點同樣適用于他對產品、對想法,甚至對食物的看法:不是史上最棒,就是差勁、腦殘、沒法兒吃。對不符合自己想法的產品,他會一直罵它是“狗屎”、“爛透了”,直到某一時刻他覺得對了,然后說“完美至極”。他對世界的這種二元論觀點是他極致個性的最佳表現。
后話
寫到這里好奇地統計了一下字數,4927。嗯,又是一篇5000字長文。但即使已經寫了這么多,還是無法將這位傳奇人物的各個方面都囊括在內。
比如他任性、追求完美、對設計有一種極端的激情。在他患癌期間,有一次醫生要往他臉上帶面罩。喬布斯卻把面罩扯掉,嘟囔著說他討厭這個面罩的設計,不要戴它。雖然他幾乎無法說話,但是他命令醫生拿來五種不同的面罩,選出一個他喜歡的。
比如他控制欲極強,對于完美的追求使得他無法容忍別人來玷污他的設計,因此蘋果采用閉源生態,軟硬件一體化。但這種方式究竟是好是壞?蘋果80年代推出圖形用戶界面的時候,由于系統不對外開放,最終導致被兼容所有電腦的Windows擊敗。如今的ios是否還會重蹈覆轍敗于安卓腳下?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最后,同樣極力推薦大家去看一下這本書,豆瓣評分8.7,25800評價。如果你想深入感受這位天才非凡的人格魅力,那么此書便是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