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早就有自我意識,所以在教育孩子時盡早地把應該屬于孩子的東西交給孩子,這才是家長應該做好的,而不是全部由家長代勞。放手也許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東西。有一次,兒子小學階段周末學美術放學,他非要騎我騎的自行車(當時他在農村家里上學,從小學一年級就自己騎車上下學),在街里車多,人多,我很不放心,但兒子遠比我精湛的騎車技藝讓我想放手試一試。于是答應了他,并告訴他一定要小心看車,再三叮囑他穿越馬路時一定要觀察好,確定近處沒車再過。即使如此叮嚀,心里還是七上八下的。他騎自行車,我徒步。我們娘倆在人行道上走著,但怎么著步行也不及自行車,后來兒子不耐煩了,自顧騎車向前走去,我邊阻止,邊叮囑,但也沒攔住他,無奈,目送兒子騎車穿過馬路吧。
要按我的思維,在混合車道上,看看兩邊確實沒有過往車輛就直接穿行到右邊行走,待到需要拐彎時直接右拐了。但是我發現兒子一直沒穿過混合車道。在左邊人行道上一直到紅綠燈處的斑馬線處,車輛停下等綠燈的空當他穿行過了馬路??吹竭@,我提到嗓子眼的心真的咕咚一聲掉回了肚子,我一下子釋然,覺得自己的擔心真得有點多余,近而又沾沾自喜般慶幸,自己乍著膽子放手了一把。自此,孩子再過紅綠燈,除了囑咐他注意安全外,那種擔心的重負就煙消云散了。孩子上初中,也只有第一天入學我跟孩子一同騎車到學??戳丝?。
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無疑是讓自己減負,讓自己放心。現在我很慶幸不用接孩子,有時路過孩子校門口時,看到接孩子的大軍把校門口堵得嚴嚴實實的狀況,我更覺得自己的放手對自己來說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