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其實包含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決策結果,一個維度是時間。因此,一個人的后悔程度是可以用數學公式表達的,它等于“錯失機會收益÷(后悔年齡-決策年齡)”。怎么理解呢?比如,有朋友告訴我某個樓盤地段很不錯,雖然現在價格有點貴,但是值得投資哦!我掂量了自己的錢袋,猶豫了,沒敢下手;兩年以后,那個樓盤單價翻了一番,朋友進賬100萬,我后悔了,這時我的后悔就等值于50萬的貨幣,如果再久一點,20年,那我的后悔就只值5萬了,也談不上什么后悔,最多叫著遺憾。
如果世界上真有一個可以準確度量后悔的公式,那么我現在的后悔值是無窮大。
五年前。
進化不是一種力量,而是一種進程,不是一種主張,而是一個規律。
這句話印在講義每一頁頂端的留白處,黑體,三號字,完全破壞了講義版面的整體設計感,仿若一個溫婉可人的江南女子長了一副大刀濃眉,這與甘教授一貫的高雅精致做派完全不相符,而且她不對此做任何解釋和說明,專注的講著她今天的課程“國際科學技術政策指引”。
“……工業4.0的熱浪在全球繼續蔓延,每一個國家都在認真的思考自己的戰略表達。2016年,某國內閣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公共服務5.0——public-service5.0,這個概念迅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那么這與德國的工業4.0有什么區別呢?我認為,他們的區別之處在于應用新的技術實現什么!德國通過IT的應用實現制造業的尖端化,是理解中相對于18世紀機械化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而public-service5.0選擇了不同的視角,它著眼于社會構成,再進一步的講就是著眼于每一個人——以人為本,建立的全新智慧型社會。”
“public-service5.0將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以解決人的問題為圓心,相互融合,強化,構建全新的社會基礎設施,以解決未來少子高齡,資源匱乏,城市病等問題。我猜想,在具體實現過程中,應該可以表達為這樣一個過程:精準服務——生活輔助——功能替代——需求創生。就精準服務而言,你們現在用的網絡消費工具,參加的各種在線活動已經算是邁出了這一步,這點我相信大家都是清楚的,我們每天看的新聞、接收的廣告其實都是根據我們的在線數據個性化匹配的,你們看我的手機里,就沒有出現游戲的廣告,全是汽車和旅游。”
“數據掌握你的需求,也可以分析你的困難,這是生活輔助和功能替代的基礎,拋開技術層面的問題,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智能設備或智能生化產品一定是這個階段的主力軍,它們可以輔助我們的日常生活,如購物、家務、交通、教育、醫療,實現全天候24小時無場景限制的輔助,還可以……”
悅耳的女中音戛然而止,教室里一片靜寂,甘教授像被定住了一般站在講臺的邊緣,眼光投向教室的窗外。夜里的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打在窗外的樹葉上,密密麻麻而連綿不絕,像黑暗之神在喃喃地念著沉睡的咒語。
“對不起,剛才走了一下神。”甘教授歉意的說,“今天的課就到這里吧。”
階梯教室如退潮后的沙灘,稀稀拉拉的留下幾個貝殼和珊瑚的殘肢,我就是其中一個。趁著甘教授還沒有離開教室,我走上前去幫助她關閉課程演示系統,順便問出了我一直想問的問題,“甘老師,您今天講義上的那句話是想告訴我們什么啊?”
甘教授微笑著轉過頭看著我,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你看,我寫了二十多年的板書,還以為粉筆要伴隨我的一生,每年都堅持做塵肺的職業病體檢,但是就這么幾年時間,粉筆和黑板就永遠的告別講臺了。”她指著我正在操作的系統,對我說也像在自言自語。
“你叫劉辰吧,你們在職研究生班的學生太多,根本沒辦法全部記住。感謝你經常自愿來當我的助教,你是做什么職業的?”
“我在一個事業單位做基層服務平臺管理。”
“有具體的專業方向嗎?”
“不算有方向吧,最多與人力資源粘點邊。”
“那你的經濟條件怎樣?”甘老師突然脫口問出這樣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她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妥,連說,“隨便問問,你別見怪。”
我笑了笑,“沒關系,老師,對您沒什么可隱瞞的。我的經濟條件一般吧,有點積蓄,但不多,我很羨慕富二代的,呵呵!”
甘教授突然又再次陷入沉默,慢慢地收拾起講桌上的東西,但她的眼睛并沒有隨著手的移動而移動,定在了一個方向上。
我已無事可做,輕聲道了一句別,隨即向門口走去。
“劉辰。”甘教授叫住了我。“你最好加緊學一些……有用的東西,比如農業技術、養殖技術或是烹調什么的,反正越是小眾越好,可能對你有幫助。”
“甘老師,您的意思是?”我有些疑惑。
“唉……沒什么,沒什么,我只是一個建議,沒有特別的意思,總之都是希望我的這些學生過的好。人到了一定歲數,就是喜歡胡思亂想,你別在意啊,快回去吧!”甘教授訕笑著對我揮手,臉上露出了歉意的表情。
走出教室,雨下的大了些,我快步跑向停在教學樓下的車子,坐定、點火、抹頭、系安全帶。車燈下,黑暗中的雨水方才顯出了原形,在車頭用一個舞姿單調地跳動,令人昏昏欲睡。一陣倦意涌上心頭,我轉動方向盤,疾馳著離開了校園,甘教授最后的那句話也被我拋在黑夜的泥濘中,隨著雨水消散而去。
四個月以后,一款被稱為PS5的智能一體化設備悄然地推向了市場,它由眼鏡、藍牙耳機、腕帶三套裝置組成,售價2萬元。相對于蘋果8S,它被電子產品愛好者戲謔的稱為“菠蘿套裝”。
我一直都沒有太關注這個產品。一來它確實太貴了,超過了我的經濟承受能力;二來我對電子產品也不是太感興趣,它們在我的生活里僅僅充當了一個功能性角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PS5卻像一個蟄伏在我身邊的幽靈一樣,漸漸地籠罩了我的生活。我的朋友圈里開始被戴著眼鏡、亮著手腕的自拍照刷屏,我參加的聚會開始被PS5的話題所主宰,我填寫的單據上開始出現PS5登錄賬號的必填項……我也開始慢慢地了解了它。
PS5,其實就是基于全域型的網絡信息數據處理中心而匹配的個人信息分享應用終端,當然,它的名字就有借public-service5.0這個大外殼的意思。PS5的數據處理中心打通了所有與生活有關的基礎設施的互聯網通道,實現個人需求的單一入口化,就好比用同一把鑰匙可以打開所有的門;同時,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個人應用終端可以實現需求數據與供應數據的瞬時對接和匹配,從而達到精準輔助的效果。比如自動接入停車場管理系統,引導用戶快速找到車位并自動付費;根據交談過程中的語音和表情變化規律,監測對方的情緒變化情況,為用戶實時提供應對參考;通過監測身體血壓、血糖等主要指標變化情況,為用戶提供用餐、節食、運動等建議,并根據用戶許可自動向互聯網發送營養配餐或預約健身的訂單等等,什么情緒管理、健康監測、信息查詢、預約交通,全部一網打盡。
但它最令人著迷的還是社交分享功能,你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和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使用PS5的朋友或陌生人交流,只要你們建立連接,你眼中看到的就是他所看到的場景,他在雪山,你看的就是雪山,他在海底,你看到的就是海底,甚至如果他愿意跟你分享他的床上游戲,你看到、聽到的也和他一樣。
終于,在PS5面世一年以后,它登上了時代周刊雜志的封面。那一期的封面畫風是純凈的白色,一個身著白色西服套裝的男模穿著白色的皮鞋站在白色的背景下,戴著PS5眼鏡和耳機,雙手交叉在胸前,露出手腕上的PS5腕帶,海藍色的PS5外殼在純白色的背景下顯得無比的精美、優雅、時尚,讓我想起了上個世紀的一部電影《黑客帝國》里的場景,主人公也是在一個純白的空間里戴著黑色的墨鏡。那部電影沒有結局,講的是住在電腦世界里的人。
不能再猶豫了,我立即掏出積蓄,預定了一套PS5,當然,這時它的價格已經有了適度的下調,只不過因為排隊的人太多,需要等上一段時間。就在等待的時間里,世界慢慢地變了。
有一種變化,叫指數級變化。就是如果你第一步走出的距離是1米,第二步是2米,第三步是4米,第四步是8米,那么當你走到第19步的時候你已經越過了月球。
PS5的更新換代和蘋果手機是不一樣的,它直接換代芯片,而設備外殼全部免費更換。當我還在憧憬中等待我的第一套PS5時,它升級換代的消息發布了。這一次它沒有再選擇平淡的出場,而是像火山噴發一般,轟動、絢爛、氣派、大場面,所有能上的媒體全都上,請最頂尖最大牌的影視體育明星代言,在各個國家標志性建筑旁邊開發布會等等,同時,全球主要的一級城市也陸續啟動體驗館和數據中心的建設。
第一代PS5的用戶以VVIP的身份,更新升級了芯片,公布價格為15000元。它具備了更加完善的數據分析功能和智能處理應用,據說有眼動規律識別功能,可以通過瞳孔的方向監測來激活菜單,使用戶不發聲,不動手,只需要動眼球就可以完成系統操作,另外與之配套的VR設備也加入到PS5第二代中,它導入了遠程實景虛擬功能,在設置參數下重建用戶所需的虛擬現實環境,用戶不需要再到會議室,只需要接入系統就身在同一間會議室了。
事件的發展突然像是進入了快車道,當我收到我的快遞時,PS5又推出了個性化定制、團隊定制、特殊需要定制三種服務,而與我相關聯的變化也開始發生。
那是一個周五的下午,根據單位綜合辦公室的通知,我參加了一次干部擴大會議,會議的議程由兩部分組成,單位主要領導做重要講話,然后分組討論。當我走到會場時,會議室投影幕上“PS5+應用研討會”幾個金黃色的大字高高的矗立在會議室的正中,讓我突然升起了一種畏懼感。
會上,單位領導從順應時代、適應變革,積極融入、主動對接,高度重視、立即行動等方方面面進行了動員安排,目的就只有一個——我們要大力應用PS5團隊定制版本來提升單位管理效率和質量,并研究與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在接下來的分組討論中,我深深地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不安中,因為我發現,原來沉默寡言的年輕人成為了會議的主角,而原來侃侃而談的老同志卻集體失聲,我半大不大,年輕人說什么我能聽明白,但卻沒法接話。會議在年輕人們熱火朝天的討論和構想里走向高潮,在我的冰火兩重天中勝利的結束。
接下來,單位圍繞PS5打造的一系列舉措開始大上快上,我被迫主動報名參加了培訓班,比起從來不打網絡游戲、不上網購物的老同志來,我的培訓效果還算不錯,但是和那些出生在信息化時代,成長在網絡環境中的年輕人比起來,我還是顯得笨拙而吃力。終于,為期六個月的培訓結束后,我基本能夠勝任PS5環境下的業務操作。但這時,它的普通版本已經進化到了第三代——人體植入。
純白的地面和天花板,三面環繞的全景視覺效果展示墻,衣著簡潔但氣質出眾、禮貌親切的服務人員,在PS5超現代的體驗館中,我感覺自己像不小心跨進時間長河的野蠻人。體驗館里的信息源檢測到了我的PS5版本,自動發送了升級提示和產品推介。人體植入,并不是在人體里植入電子設備,而是將人體的某個部位植入電子設備中,其實就是將可穿戴設備轉變為永久伴隨型的人體“附件”,這些附件由電子皮膚、液體電子角膜、附著式電子耳道內壁等智能生化產品構成,不僅實現了個人設備的隱形化,還更進一步提高了感應靈敏度和虛擬效果的仿真程度,而且,根據定制需要的不同,它還可以配置不同的功能版本,當然價格也就不一樣了。但是,在我的眼鏡中顯示的只是一個特價產品,只要3萬元,僅是人體植入產品的裸價,也就是說我可以選擇先植入,然后再根據需要付費下載需要的功能,等于是分期付款。是的,或許我剛走進來時,它的數據處理中心就已經掃描了我的銀行存款情況。
我還要還房貸、孩子還要上培訓班、家里還有一大堆的開銷等著我,我沒有能力再跟上它的節奏了。頹然中,我走出了體驗館。
從1886年1月29日,德國曼海姆專利局批準卡爾·本茨三輪汽車開始,汽車全面代替馬車用了近50年的時間;從20世紀70年代末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到90年代末計算機全面家庭普及化用了20年的時間;而從移動互聯網手機應用到人體植入智能設備,只用了4年半。馬車師傅有時間來慢慢學習汽車駕駛,老同志也有時間放下鋼筆慢慢練習鍵盤打字——誰他媽給我時間了?
我終于還是走出了這一步——賣房子。原本我的計劃是把它裝修出來,然后把父母接到這個城市里來和我們一起居住。但是現在,我和妻子都要植入PS5,這要花一大筆錢,而一年后,孩子到了入學年齡,也得植入,又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其實,我們也可以選擇不植入PS5,在各自的單位還能勉強混個幾年,等待PS5降價,但是上個月PS5已經發出了線上資源控制公告,新用戶只能采取搖號的方式購買人體植入設備,致使各個體驗館存貨單價一路狂飆,更何況誰還敢打賭它以后不再升級換代呢?那時候,我們將面臨失業,孩子將面臨失學,不得不搬離城市,到城郊、鄉鎮、村莊去再謀生路,但到了那里,我和妻子又能做什么呢?
我想起了甘教授五年前給我說的那段話,“你最好加緊學一些有用的東西,比如農業技術、養殖技術或是烹調什么的,反正越是小眾越好,可能對你有幫助。”
可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在一個綿綿細雨的下午,我和妻子來到了二手房中介的門店,那里居然已經排起了長隊,這種大宗交易還暫時不能通過PS5進行,原來被我瞧不在眼中的中介小伙顯得格外精神,聲音洪亮、面帶優越的給排隊的人登記房產信息。
細雨慢慢地打濕了我的后背,我把夾克衫的領子豎了起來,把妻子摟的更緊了一些,我感覺她在我懷中瑟瑟發抖,似乎是在抽泣。房產中介大廳里還擺著一臺老式的LED曲面電視,這時正播放著一則新聞,是某國元首的講話,播音員的解說清晰的穿透玻璃門刺進每個人的耳中,“……他指出,PS5的應用已經背離了原有的公共服務功能,使現代人類再次回到階級社會,而造成這種階級分化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帶來的智力級差,而這種智力級差又是由購買力來決定,任其發展,人類會在不久的將來因為貧富差距而分化為不同的智力種群,這是開歷史的倒車……”
我有些為之振奮,將目光投向四處,希望能尋找一個同樣的目光。但是,我只看到前面佝僂著紋絲不動的后背和身后不斷加長的隊伍,每個人都默不作聲,麻木的臉上寫滿了無奈,我突然想起甘教授講義留白處的那句話來,立即上網搜了搜它的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