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紐約公立學校第一次把中國的春節劃定到假期中,并且放假一天。
一晃眼,已經有三年的時間沒有在家過春節了,現在的年味是遠不如從前了,不過當看到電視上不斷的報道春運,買年貨,還有年夜飯什么的······就會發現其實在人們心里,春節、過年,它最大的意義在于——團聚~
回家
BBC為中國的春節拍了一部紀錄片,第一集的開篇就說:
Chinese New Year sees the largest annual mass migration of people on the planet.
When a six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travels home to celebrate with their families.
That’s around a billion people making 3.5 billion journeys in a 40-day period.
如果你沒有感受過,或是見過中國的春運,那么你一定無法想象,幾億人一起在路上是一種什么感覺。而且還有人是從地球的另一端飛回來過年的。
其實,如果你在國外(亞洲以外)讀書,想要在過年的時間回家,那是很難的。
外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圣誕節,因此,國外學校的假期一般從12月十幾號開始,基本上為期一個月,而往往中國的春節都在公歷的二月份。所以更多的時候,中國留學生的春節都是同學之間的大聚會。當然也有人請假回家的。
我一直是個“好學生”,既然上課了,就乖乖的回學校了。因此在國外的幾年,我的春節都是跟小伙伴們一起度過的。很幸運的是,我在紐約的時候,遇到了一群像家人的一樣的小伙伴。
你如果問我,你會想家么?當然會。
很多人說,出國了,才突然發現自己原來很愛國,很戀家。是啊,或許是距離產生美吧!
不過對于我這個吃貨來說,最想念的是年夜飯吧!
年夜飯
在紐約的China Town, 每年中國春節都會有舞龍舞獅的表演(Lunar New Year Parade), 愛玩的紐約人,怎么會錯過這樣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當我和小伙伴去到China Town時候,這里已經是人山人海,在人群中看了一會我就被一陣弄弄的香氣給吸引了。
China Town永遠不缺好吃的,而且是來自中國各地的美食。南方的、北方的、甜的、辣的你都可以在這里找到。
而且我從小就會做飯,不謙虛的說,雖比不上米其林大廚的水準,卻一定可以滿足你的味蕾。
在紐約過年的時候,我也會和小伙伴們一起熱熱鬧鬧的做上一桌好吃的,偶爾偷懶也會弄個火鍋,配上幾個小菜,大家圍坐在一起,因為有時差,我們一般都吃的是“年中飯”,而且我們一定會一起在電腦上看網絡直播的春晚,在國內的時候好像已經很久沒有好好看過了,沒想到到了異國卻覺得那么好看。
我們還總是聊起之前在家過年時的點點滴滴,不知怎么的,最后總是說到過年的時候,媽媽都會做些什么好吃的。
我們在紐約這個城市,可以找到中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好吃的,也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食材去制作,可是有一種吃的,是我們永遠也找不到的——媽媽的味道。
團聚
總會有外國朋友好奇的問我:
“中國的春節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吃-喝-玩!”
“就這樣?”
“一起!”
孩子可能是最喜歡過年的了,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還有好多人跟自己一起玩!
不遠萬里的奔跑,只為回家,團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