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八月。去蘭州。為了拍一部美食紀錄片,一碗牛肉面和《董小姐》中的那支蘭州煙。
天很藍,在去拍攝馬子祿牛肉面的路上,老虎看到了街旁店鋪有人在油炸某樣吃食,一口黑鐵鍋,清油沸騰,一個白面胚下鍋,呲啦聲中油花四濺,少頃,便鼓漲開來,逐漸變成了誘人的黃色,香氣也隨之飄來,是香甜的氣息。
帶我們尋味搜鮮的是蘭州的兜兜安妹妹,她告訴老虎,這是油香,有的地方也稱為“香香鍋”。是清真吃食。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之分。
面粉加酵母用溫開水和好,略餳發酵,再稍撒堿水讓面更加筋道光亮,揪面劑,略壓扁,搟成碗口大小的圓餅,要是想吃糖油香或肉油香,還要根據不同的口味在和面或者包餡時,摻入或紅糖或雞蛋或蜂蜜或香豆粉或肉餡等輔料。
搟油香面胚不需要兩面搟,搟一面成圓餅就行,然后在表面劃二三條刀紋,這是為了讓油香最中間的部位更好的炸透炸熟。
生火,油鍋燒熱,放入餅坯,油香開始泛黃時,翻個兒再炸,翻滾幾次,兩面鼓漲焦黃,一個油香就出鍋了。炸油香頗講究火候,油溫過高則易炸焦,過低則存油多膩,所謂“慢火炸油香,兩面都發亮”、“爆油炸油香,里生皮焦不發亮”。
而吃油香亦有講究,炸熟的油香不能立即食用,一定要放到涼透了才行。而且吃的時候,油香拿在手中面兒要向上,不能一個人獨享,應該切開或掰成小塊,分開大家一起吃,一個人時,也要一塊塊兒掰著吃,而不能用口直接咬食。
老虎早已垂涎,購得一個糖油香,色紅潤油亮,掰開來吃,入口松軟暄虛,甜美香糯。香,實在是香。甜,實在是甜。
回頭,掰一塊給兜兜安妹妹,卻發覺,她的笑更香甜。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搜狐吃貨自媒體聯盟執行秘書長,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