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城市,有祖傳的榮譽嗎?
相對于國內很多生拉硬套給自己找祖宗的城市來說,維也納的氣質和身材一直都保持得很好。數百年來,音樂之都的招牌如果金色大廳一樣,閃閃發光。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等音樂大師如雷貫耳。在維也納的博物館里,至今還陳列著他們的樂譜和手跡。
那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到處可以看到大音樂家們的銅像或大理石像,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等,也多用音樂家們的名字命名。
那是一座令人愛慕的城市,阿爾卑斯山北麓,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過,優美的旋律傳遍街頭巷尾。
然后,我們再掰起手指來數一數,深圳有多少個“伸向深圳的城市名片”?圖書館之城、鋼琴之城、志愿者之城、設計之都、科技城市、先鋒城市……當然啦,還有大家耿耿于懷的“文化沙漠”。
但,深圳的建筑、眼光是有高度的,深圳的胸懷也是海洋性的,例如蛇口郵輪中心、深圳港口。我們在這個城市里通勤穿梭,世界在我們的指尖和眼前變幻流轉。
在創造一個個經濟和城市建設奇跡之余,深圳也在努力地修煉自己的氣質。
如果,深圳修一部城市的歷史,關于文藝的那部分,2017年,會不會有可能被載入呢?這一年,深圳發生了一件古典樂的大事件。
1月2日《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已開票) ? ? 深圳保利劇院
3月27日《維也納交響樂團音樂會》(暫未開票) ? ? ? 深圳保利劇院
10月19日與20日《維也納愛樂樂團深圳音樂會》 ? ? ? ?深圳音樂廳
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并稱維也納三大交響樂團(對于有點常識的樂迷來講,再介紹這幾個樂園,純粹是有點多余啦),在同一年里“懟”上深圳,絕對是深圳的一種幸運,也是深圳人文藝素養的一次高級褒獎。
是的,當古典遇上先鋒,那是火花四濺還是水土不服呢?
其實,深圳有自身的文藝氣度,今年保利劇院有幾場戲是爆場的,賴聲川導演的《暗戀桃花源》、卡雷拉斯的唱會、保羅泰勒現代舞團,再就是楊麗萍的《十面埋伏》,以及現在搶票當中的《孔雀之冬》??梢娨话?,深圳的文藝欣賞水平,都是國際頂尖級別的!
來,古典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用音樂縈繞年輕的深圳吧!
維也納三大交響樂團的開演在即,您需要做的,就是——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