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記得月初答應一位朋友寫一些東西,關于她這個行業里的點點滴滴——智障人士服務;話說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叫我怎么寫也寫不出來。這一次,我是考慮了很久,思考了好幾個晚上,硬著頭皮寫下這篇我所理解的這個行業,因為自己曾經也有類似的經歷,也有曾真正的去嘗試過從事這個行業,只奈這個世界林林總總,你我眾生皆虛妄。
也許你會很好奇,既然是這個特殊的行業,為什么還要選擇這個文藝的標題?難道你是在故作惘議?其實不然,起初也有想過換一個更加貼切這個行業的標題,但是又不能更好的表達我和她之間的這份虛渺的情誼;如果說您覺得我在惘議這個行業,我覺得你是夸大了我的高尚,我只是在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我對這事,這人的一種特殊感情。
每一個詞都有每層的意思。
那年:三年前吧,好像我和她相識于一個晚會的慶典,一面之源,鑄就了我和她今天的特殊的友誼;
那山:在我的理解里就是一個來自偏遠山區的孩子遇見了一位與自己有著共同信念的那個人,微妙卻又熟悉;
那水:隔著湘江的水,你在那一頭,我在這一頭,彼此做著看似不著邊卻又相似的事情;
那個人:就是我這個朋友,我和她好像就是三年前的那次見面,到后來就一直沒有見過,模糊的記憶里,只能從零碎的記憶里去拾起;
?其實我對她的了解,不是很多,寥寥數語便可概括,有時候突然想起還要去她的朋友圈里找一找她的照片或者看看QQ上的聊天記錄,這時候才會想起,哦,原來已經和她已有好幾年沒有聯系,不知過得可好。這微妙的表情里都無法猜測,只能從她只言片語中稍微抓住那些不起眼的字句,然后揣摩她的生活,她的過往經歷。輕描淡寫之余,卻早已知道我和她彼此之間早已不是那個能夠一起談論某一件事情可以到天明的激情;更多的是在話語之間總能找到彼此之間那個一直在堅守的愛好——公益,那個從開始談論愛好到談論生活的過渡期。她卻一直在從事,用行動在堅持;而我卻一直停留在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之時,便可全心全意投入進去。現在想起,眼角時不時的就會泛起一點點的崇敬,對這個人,對這件事,對她的堅持!
想起最近的一次聊天,好像是2016年11月5號吧。起初不怎么想起她,而是偶爾查閱起了通訊錄,看到這個名字,才想起,我已與她有些時日不曾聯系。不知不覺的一句:在嗎?發送過去。當初也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原因發送了這么一句話,在此刻看來,或許用兩個詞可以概括我當時的情境:好奇與敬意!好奇的是,不知道她現在過得咋樣?是不是還是原來的那樣,從事著她這個年紀看似不起眼卻很使人敬佩的事業。敬意的是,從與她相識到現在,她一直沒有改變,一直都在堅持著她認為很有意義的事情。這些讓打心里的敬佩,我很慚愧。
正如像她的名字的寓意一樣,高高興興,甜甜蜜蜜,做著自己想做的事,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
在這次和她聊天的時候,我試著去問了一下她,你現在還在從事公益這個事情嗎?難道你就沒有打算過出去闖一闖?她給我的回答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為什么會這么說呢。因為她跟我說:我現在以另一種方式在從事公益,做我喜歡的事情;自己現在在一家康復中心工作,和一些智障老人、小孩在一起,有意義但也有過想要放棄,時間久而久之,只要你慢慢地融入進了他們的世界,他們的生活,你就會發現,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他們的世界里你看不到爾虞我詐,看不到勾心斗角,更加看不到這個物質世界的各種“污垢”。因為他們的世界很純真,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他們可以笑的很燦爛,也可以傷心的時候吃不下飯;好像外面的世界不屬于他們,他們就在自己的幾十平米的房子過著屬于自己的“小日子”。誰也不會無緣無故的來打擾,多好!
我也試著想問問她:你這樣的一直做著這樣的事,家里人不反對嗎?自己不感覺很枯燥嗎?每天面對著這類人,會不會自己也會受到某方面的影響?
這些問題沒有等我問出口,她就告訴了我一個很吃驚的答案:我的家人都不反對我做什么,只要不觸犯法律,枯燥一開始都會有的,但是當你真正的投入進來了,枯燥也就會變得有意義;
我曾經也想過離開這個城市,但是一兩年下來,我發現我離不開了,因為這個城市有我喜歡的事情,有特殊并且熟悉的味道,更是這個城市離家近一點,不想再去折騰了。
我就開玩笑的說了一句,要是以后誰娶了你,那他就是五百年修來的福氣。
與她聊完已是快凌晨,匆匆結束了彼此的祝愿,第二天又要投入到匆忙的工作之中。
從她的身上看出,其實我們可以更好的去解讀生活,用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話描述的一樣!
其實你以為那些似錦繁花為你盛開,鶯歌燕舞為你升平,缽盆滿盈待你去取。實則白眉赤眼來遭,為你踏實落定這人生,為你生老病死買單的,只有你的至親摯愛。
我們以為我們馴服了小麥,實際上是小麥馴服了我們。
幾萬年后,人類早就從成熟的農業社會更迭到了工業社會。我們依舊沿襲創造生產力和財富的路數,被“社會價值”裹挾著,在疲于奔命的路上一去不返。
忘記了我們可以田園牧歌,可以天倫敘樂,可以選擇一副更健康愉悅的體魄,更閑適自在的生活。
我們以為我們能控制工作,實際上是工作綁架了我們。君不見我們咬緊牙關什么都想要,卻看不到姚貝娜金波張斌張銳,那些少年得志卻猝然離世的精英們。
那年、那山、那水、那個人,所以很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