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寶寶成長-走路

寶寶在1歲3個月9天,在床上走了4步,從這天開始走著滿屋溜達。

說說寶寶的走路。可謂一群人著急。總說這么大了還不會走。

我覺得寶寶成長有自己的規律。尊重她的成長,她才會得到成長。

寶寶要爬的時候,一群人不讓爬,寶寶不能走的時候,一群人想讓走。我都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這么不尊重寶寶的成長。

寶寶要爬的時候我是極力支持讓寶寶爬的,地上涼,可以多穿點讓寶寶爬,而不是阻止她爬。寶寶從7個半月開始爬,爬到一歲三個月。應該是爬夠500小時了吧,期間也有各種阻礙,但我知道寶寶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我創造各種條件讓寶寶爬,寶寶爸也買了一堆的爬行墊,爬可以鍛煉平衡性,多爬絕對是她想爬的時候該做的事情。

從11個月開始自己能圍著桌子走,奶奶說1周就能會走,寶寶一歲沒有會走,沒有達到奶奶爸爸的目標,所以著急,我想說如果不讓爬,她可能會走的更晚。不是說開始能走就會走,只有她自己積累了足夠的能量她才能會走。

寶寶在走之前的一個月從爬到蹲著,從蹲著到站起來,站起來再蹲下,我看著她練習了很多次,而別人都是看著爬就拉起來,看不到她練習成長,自己積蓄能量的過程,直接拉起來,失去了多少次我這段開始說的那個過程。

我作為媽媽,學習了不少育兒知識,雖然沒有上什么專門的育兒班,但聽了很多音頻,也看了好幾本育兒的書,但也還是缺乏,因為在育兒路上,我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育兒沒有回頭路,要提前學習怎么育兒,如何尊重,我們沒有任何準備,不能做合格的家長,這就是我們的不足,一定要自己學習,我們的家長自然有他們的觀點,但有些是對的,有些是不對的。

可能有人會問我,為什么不堅持自己的觀點,阻力太大,靠我一個人是抵抗不過的,寶寶太小,當然更沒有抵抗能力。而且我還上班,有時候就顧不過來。而且怎么說,說一遍兩遍可以,說多了別人也會覺得煩,本來老人來照顧,已經幫了我很大的忙了,我再這事那事的不好。但寶寶的成長只有一次,該說的我說幾次,不聽也就不聽吧。我在的時候盡量按照寶寶的成長規律來照顧就可以了。

有人說,你只管生,生完了不用你管,但自己的孩子能不管嗎?生完了,就會覺得自己有責任去照顧她,生完了才知道之前沒有好好學習照顧寶寶的技能。還記得第一次去醫院打針,換尿不濕換不好,著急,寶爸也著急,其實我兩都不會。所以之后開始看視頻學,在醫院的時候有護工給換,也忘記學習了,當時也不知道要學,還沉浸在我生了女兒的喜悅中。回來家人都堅持用尿布,用了大概一個月吧,從那次之后就一直用尿布濕了,尿布濕方便,尿都被尿不濕吸了,對屁股也好,家人都說你寶寶這屁股比臉還金貴,但我家寶寶屁股沒有紅屁股。

在育兒路上還有很長的路,做一個不斷成長的母親,尊重和愛寶寶的成長,給她愛與自由的成長環境,給她創造她所需要的條件,盡自己能力去幫助她。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