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這次去哪旅行呀?“小美穿著睡衣,穿著拖鞋,“啪嗒啪嗒”,拉著她的新旅行箱,在房間里轉了一圈又一圈。嘴里興奮地念叨個不停“這次要帶上我漂亮的白色公主裙。”“這本故事書太好看了,也得帶上……”
學校一放假,小美就開始興奮個不停,一天到晚吵著要換個大的旅行箱,因為她已經長大了,她的小旅行箱裝不下啦!每個假期我們都會帶小美去旅行,所以這次學校一放假,她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準備她的旅行用品了。
從小美1歲多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帶著小美去各地旅行了,三亞,成都,杭州,哈爾濱,港澳......一年必定是要出去旅行一次到兩次,小美對每次旅行總是充滿了期待。
”她這么小,什么都不懂,孩子看什么都記不住,去了也白去,浪費金錢和精力,還是等孩子大點再去啊“。那時身邊的親戚朋友總這么說。
可是幾年下來,發現小美從旅途中收獲頗多,無論年齡大小,旅行對于孩子來回總是益處多多。
1.旅途中感受大自然,體驗新事物
如果一個人長期生活在某個地方,他的視野也會局限于這個小小的地方。
美媽小時生活在一個偏遠的小縣城,縣城四周都是高高的大山,把這座小小的縣城與外界隔絕開來。那時大多數家庭都不富裕,旅行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直到十九歲去大學報到,美媽才知道原來坐在火車上,數著一個個黑黑隧道的感覺原來這么美。在琳瑯滿目的百貨大樓里,對著上下快速移動的扶梯看了半天,才敢小心翼翼地伸出腳踏上去。第一次來到海邊,脫了鞋,沖向夢里夢了無數回的大海時,興奮得整個人都要飄起來了。大城市的一切對于我都是新奇的,舍友總是和我開玩笑:你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啊!
小美2歲時,我帶著她坐飛機來到了三亞。小美脫掉鞋子,奔向海灘,去揀貝殼、玩沙子、堆城堡。浪花沖上來親她的小腳丫,海風撲過來扯著她的頭發。廣闊的碧海藍天一望無際,小美第一次看到了它,聞到了它,觸到了它。來這一趟能讓小美感受到這些足矣!
在旅途中,我們無處不感受著大自然的美,曲曲折折的九曲溪,云里霧里的天都峰,令人贊嘆的奇松怪石。小美不經意間觀察花草鳥蟲,感受著大千世界的種種。
去哈爾濱的那次,是為了滿足小美看雪的心愿。從沒見過雪的小美興奮地站在一片銀裝素裹的白雪世界里,鵝毛般紛紛揚揚飄下的朵朵雪花落在了她粉紅的小帽上,她伸出手輕輕地接起幾片雪,仔細觀察了一會,拿到嘴里舔了舔感嘆到:”原來這就是雪啊!"
2.旅途中獲得樂觀,自信,學會分享與溝通
小美小時是個膽小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孩子。幾個月時,家里每逢陌生人來訪后,她總會哭鬧。剛開始我們以為是身體不舒服,后來經檢查無恙后,才慢慢明白她是怕生,害怕陌生人。
為了讓小美變得開朗大方,一有空,我們就帶她出門玩耍,鼓勵她和小朋友多溝通交流。在旅行中,遇到的小朋友來自四面八方,小美慢慢學會了如何和她們打招呼,如何和她們聊天玩耍。
去北京的那一次,短短一兩天,小美就和同一旅游車的兩位小朋友成了好朋友,一個來自北方吉林,一個來自西北新疆,當聽到她們在各自夸自己的家鄉,天南地北地神聊時,頓覺得這個畫面好可愛。
在三亞乘游覽船時,小美旁邊坐著一位外國老爺爺,老爺爺見小美乖巧可愛,便和小美聊起了天。外國老爺爺講的是英語,小美講的是中文。天哪!不知道他倆是怎么溝通的,聊得還挺歡,最后老爺爺給小美拍了好多照片,還一起合了影,我終于明白原來語言不同一樣可以真誠地溝通。
通過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小美現在變得越來越開朗大方,樂觀自信。一位幾年不見的朋友再次見到小美時很驚訝:小美變化好大,性格真好!”
3.旅途中體驗課文知識,學以致用
小美上大班時,我們去了北京,一年級課文剛好有《北京》這篇文章,于是小美在北京拍的照片被老師當作教材,由小美向全班同學講解。當老師發來課堂照片,看到小美自信滿滿,神采飛揚的樣子,好是欣慰。
上學期小美課本有一篇《黃山奇石》,寒假期間,我帶她去了黃山,讓她真正去體驗什么是“黃山四絕”,讓她去尋找書中的“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真正感受黃山的美。
小美這學期課本有一篇《葡萄溝》,當讀到“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小美不禁
感嘆:“好美啊!媽媽,我們有機會見到這樣的美景嗎?”“有啊,只要有機會媽媽一定帶你去!”小美歡呼雀躍,開心極了!
只要有時間和能力,我會帶著小美,在旅行的路上繼續前行,成長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