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香妹妹真是才氣縱橫,無論看到什么,都能寫出一篇洋洋灑灑的美文來,那句子,雅似東坡居士的水調歌頭,美得像詩,美得像夢,美得像星月神話,美得像瑤池仙境。
我毫不懷疑,她就是看到一只滿身泥巴的老鼠,也能寫出那美奐美輪的美文來!
每次讀金香妹妹的文章,我就想哭,因為我寫不出那樣美到極致的句子來!
那天,讀到金香妹妹的一篇《中秋有感》,那文筆,簡直美極了!棒極了!她看到天上的明月,那一句句美妙的詞語就冒出來了,而我看到月亮,只會想起志愿軍的月夜攻勢!
唉,如果我能有金香妹妹才情的十分之一,寫新聞稿也就不用那么上愁了!
也曾想學習妹妹的文風,捧著手機反復誦讀她的文章,美則美矣,就是記不住!
我的文筆實在太平淡、太水、太小兒科了,過于通俗了是不可取的,像《新兒女英雄傳》,就有這方面的缺陷。
在現代小說中,我最喜歡的是《鐵道游擊隊》,那語言生動而又通俗,感染力特別強,能激發讀者內心的共鳴。
而瓊瑤作品在語言生動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強烈的感情、詼諧感和美感,達到了情感小說的最高境界。
《決戰朝鮮》雖然不是小說,但在語言的修練上卻是登峰造極,曾有業內人士稱贊,作者李峰謙虛地說:“不是我寫得好,是先輩們打得好。”
不然!沒有生動感人的文筆,又怎么能重現那昔日的沙場傳奇!在那部作品中,英雄們的壯舉,樸實的性格,機智的戰術,慘烈的戰場,詳實的歷史,無不描述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一般!
扯遠了,還是說身邊的姐妹們吧。我最喜歡的是李煥榮姐姐和張素霞姐姐的作品,煥榮姐的文風不僅生動、雅俗結合,更多的是詼諧有趣,而素霞姐的文風則更含蓄了一些。這大概與她們創作的文體有關系,因為,煥榮姐寫的是小說,而素霞姐的作品除了散文就是詩歌。
總覺得劉美辰老師和王曉芳妹妹的文風極為相似,生動的語言里常常是引經據典,這樣的文風會使作品錦上添花美不勝收,這也許就是語文老師的優勢吧。
而張賀霞姐姐的作品大都是敘事性散文,她能把身邊的故事通過藝術加工,融合成一篇篇佳作,這是她實力雄厚的沉淀,我可沒法比。
一句話,姐妹們都有自己的語言風格,因此,我經常閱讀她們的作品,希望能博采眾長,哪怕學得一鱗半爪,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就好。
我將來的發展方向是寫小說,如果在語言上能帶點金香妹妹的雅致自然是好,但是,卻難如登天!美辰和曉芳的文風更是學不來,那得有深厚的國學功底;至于素霞姐的含蓄么,也得愛上詩詞才能效仿。
就因為煥榮姐的主要作品是小說,因為賀霞姐的作品是敘事性散文,都是貼近生活,讓讀者喜聞樂見的文章,所以,我能模仿學習的,也只有這兩位姐姐了。
可是,煥榮姐為了做好公眾號,整天忙著收稿審稿,已經很少有時間寫作了,你說氣人不氣人?
難道,她像龜兔賽跑那樣,在有意地等我趕上來?
不知道在十年之后,我能不能達到這兩位姐姐現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