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寫作新手,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
想到一個題目,定好主題,開始下筆,絞盡腦汁寫了一兩段后,感覺寫不下去了,就刪掉了,然后又開始新一輪的寫刪寫刪。最后這篇文章還是沒能寫下去。
又或者,定好了一個主題,開始信心滿滿的寫了兩句話,感覺不錯,可是越寫越感覺與主題跑偏,然后又想到一個新的主題,之前的文章就全刪掉,然后在新的主題重新寫,不過也是陷入循環,這個主題感覺不好又起另一個新的主題,最后是一篇文章連主題都還沒能確定。
最近我剛開了公眾號,為了能盡快拿到原創標簽,所以會逼迫自己每天日更,這為了寫文章而寫。
我先想想自己身上的故事有哪些,自己身邊同事朋友的故事,有沒有可以表達一個主題的,然后我根據故事定好主題再去想個標題,然后就開始了套路模式:故事+評論+故事+評論,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出來了。
可這一般適合于我去探討情感婚姻故事,談論一些自己的看法,但總感覺自己寫完就不好意思再去看第二遍。所以都不好意給朋友親人看這是我寫的。
這種方式寫出來的文章,在敘述故事的時候顯得會有些啰嗦墨跡,也會帶有自己的情緒在里面。
當寫了幾篇拿到原創后,一是沒動力去日更了,二是確實不知道該寫什么話題了,因為感覺那幾篇死磕硬磕的文章的主題也就那么千篇一律,不吸引人。
寫公眾號情感類文章時,追劇追熱點其實并不喜歡,所以即使寫也寫不出來讀者想看的內容,畢竟沒那么深入的去思考。
后來又嘗試了寫育兒文,比如寫了一篇《寶寶哭鬧怎么辦?傾聽》,雖然知道該如何去做,但在寫的過程中前半部分故事講得太啰嗦。
如果自己想寫干貨類文章,但是自己雖然學的種類很多,營養、心理、健身、減肥等等,但是都沒那么精進專業,總感覺干貨拿不出去手。
聽完師北宸老師如何下筆寫作的第三課后,真是受益匪淺,自己希望下面的文章能每種方法都嘗試使用,寫出不錯的文章。
師北宸老師講述的如何下筆寫作的方法有如下:
方法一:以寫信的方式
寫封信給你親近的人,將你想講的主題寫出來,給親近的人寫信表達出來。
比如,你想寫什么類型的題目,就給某某寫封信,向她介紹講述什么什么,
找對目標受眾,你就以寫封信的方式給她,以向她傾述的方式去講述你所講的話題故事,就可以了。
方式二:
當你不會寫一個話題,或者沒有內容的時候,問自己10個問題,10個為什么
方式三:直奔主題,不要拐彎抹角
經常很多時候,我們寫作會將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背景做鋪墊,而這些對讀者來說都是廢話,所以要避免啰嗦
方式四:當標題話題不知如何找時,我們要如何組織一篇文章
1、檢測的方法,如《測測你對隱私的了解程度》
2、疑問的方式、、
3、解釋說明,以提問的方式引出話題再解釋和說明,
4、案例研究,自己的或周圍朋友的(第三方的敘述)
5、反思,對一些問題的反思
6、如何做,對一些問題如何做
7、快速指南或清單題
8、不能做的事情,不能做的方式去引導一個話題,
比如說《 5種泄露網絡隱私的方式,千萬不能做》
9、用第一人稱講故事,談自己的想法,認知
10、做比較和評價
11、用數據說話
12、內幕八卦式(以內幕八卦的口吻告訴讀者,)
比如《不為人知的3個保護網絡隱私的防護方法》
方式五:換位思考,讀者意識
要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寫,寫出讀者想要的想看的東西,要有讀者意識
寫之前了解受眾讀者的興趣讀者想看的,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寫,寫出有價值的內容
我寫的文章是給讀者看的而不是自己,寫的文章的目標讀者要與自己匹配,比如我想寫育兒方面的那我就應該專注育兒。
方式六:最重要的文字內容放的位置
最好的話放在開頭。鳳頭豹尾豬肚
好的導語開頭吸引讀者讀下去,好的結尾會給讀者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開頭部分:最重要
1、嘗試把讀者寫入故事里,引起讀者的共鳴
2、描述與讀者有關系的問題,
3、問一個問題,引發讀者的好奇
4、夸張的或有爭議的數據來引發讀者的興趣
5、個人的故事或八卦
結尾部分:僅次于開頭
1、重新強調觀點亮點
2、做個總結或升華
七、寫了幾篇文章之后沒文章可寫了,找一個人或一群人寫作,就某個話題去討論去一起寫作,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八、有條件的話找個好的老師或編輯給予潤色建議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