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氣笑春走長城 文/立香

【九洲芳文】

俗話說“春天脖子短”,往年的春天如性急的女子,媚態一現即匆匆離去。今年的春天性子卻格外溫婉,風輕柔地吹,花次第地開,無言的召喚令禁錮了一冬的人們不禁心馳神往。

全校遠足

在一派春和日麗中,垛莊中學的“遠足活動”又拉開了序幕。

孩子們象林中的鳥兒,嘰嘰喳喳地歡笑著,蹦跳著,飛向綿綿大山。

山路彎彎,彩旗飄搖,綿延數里的長長隊伍如一條巨龍,自下而上,游動,盤旋,伸展。呼朋引伴,灑一路歡歌笑語;邁著輕快的腳步,卸下平日的緊張忙累,深吸一口新鮮泥土氣息混著花草味兒的清香,奔向那魅力田野。大喊一聲:山,我來了!齊長城,我來了!

看吧:七年級在前,八年級殿后。走在最前面的是沉穩持重的孟校長和邢老師,一來他們作為山中常客,熟悉道路;二來性子沉穩,免得隊伍行走過急,容易勞累。每個班的小棋手一馬當先,班主任在旁搖鼓吶喊,孩子們個個士氣昂揚,任課老師在后緊緊跟隨。校長帶領各級主任充當殿后護衛。想當年齊國大軍揮師南下,威震四方,其氣沖斗牛之勢,也不過如此吧?

艷陽高照,一路數不清的桃紅柳綠;暖風徐吹,道不盡的蝶舞蜂忙。碧溪潺潺,映著孩子們如花的笑臉;密林蔥蘢,山谷中回蕩著孩子們快樂的歌聲。

歌聲感染了山中的牧羊人,他瀟灑地一甩長鞭,一聲脆響,驚動了正忙著吃草的山羊。它們抬起頭,用那無辜的大眼睛向突然出現的長長的“游龍”張望著,有幾只伸長脖子,向天空發出“咩咩”的快樂的叫聲,應和著孩子們的歡笑聲,引的密林中的鳥兒在樹梢飛上飛下,嘰嘰喳喳。山雞何時見過這樣的陣勢?一只,兩只,三只……它們展開五彩斑斕的翅膀,胡亂飛過這個山頭,飛過那個山頭,幾只野兔也在山邊的草深處探頭探腦,終于還是不放心,干脆一溜煙跑了個無影無蹤。

山谷頓時熱鬧非凡。

桃之夭夭

孩子們更歡了。不知是誰喊了聲:“唱歌吧!”一呼百應。不知又是誰起得頭兒,一開始是幾個人在唱,幾個人在和;接著是一個班唱,一個班和,很快便是一條長隊都在唱。漂亮的小房老師隨聲應唱,亮麗的小曹老師即興指揮,孩子們就更來勁了。幾曲唱罷,迎來喝彩一片,掌聲震徹山谷。孩子們士氣正濃,怎肯就此罷休?一個班別出心裁,竟然集體對起了《木蘭詩》,你一節,我一段,整齊的節奏伴著歡快的腳步,青春的激情直沖向藍天白云。

歡笑聲竟然讓幾只山羊迷失了自我,不知何時悄悄溜進了孩子們的隊伍,傻呵呵地跟著孩子們跑,開心地“咩咩”地叫著。孩子們更樂了,每張笑臉都紅撲撲的,他們想把羊趕出隊伍。但羊竟然耍起了賴皮,死活不肯。于是,他們把手合成喇叭狀,沖著對面山上的牧羊人,大聲喊:“喂,羊在這里!羊在這里!”看到牧羊人無動于衷,就全力把羊趕向山坡,然后就笑作一團。山谷也重復著孩子們頑皮卻又真誠地呼喊:“羊——在——這——里——”

此時大山變成一個歡樂的海洋。

開心

看到這么熱鬧的情景,正在與桃花密談的蝴蝶笑了,它們衣袂翩翩,趕緊去告訴正忙著采花粉的蜜蜂。蜜蜂樂得前仰后合,一不小心踩痛了嫩黃的野莓花。野莓花惱了,猛一彎身子,把蜜蜂摔了個趔趄,逗得滿草地的紫云英哈哈大笑起了。雪白的梨花花枝微顫連連叫停;山楂樹努著待放的花骨朵兒抱著肚子直喊痛;蘋果花連連點著秀氣的小腦袋,小臉兒硬是憋得通紅。栗子樹和核桃樹也鼓動著嫩嫩地綠葉拍手稱好。

沒有一個人喊累,花草樹木給予孩子們無限的生機;沒有一個人退縮,大山賜予孩子們無窮的活力。不論大人,孩子,都開心地笑著,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春天的快樂。是的,在慷慨的大自然面前,人如同滄海一粟,平川一芥,不知不覺已融入其中,無所求就無所苦,心清涼自神清爽。

峰回路轉,前面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齊長城到了!齊長城到了!”孩子們立即加快腳步,飛奔沖向前方。

陡坡之上,便是巍巍齊長城了。始建于春秋時期的齊長城,橫亙于齊魯大地,為一代霸主齊桓公傾力打造而成,距今已2500余年。《管子》曰:“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司馬遷《史記·楚世家》中載:“山嶺之上筑長城,東至海,西至濟洲,千余里以備楚”。齊長城源于濟南市之西長清孝里廣里村,古濟水河東岸,穿越大峰山,蜿蜒千里,直達青島黃島北入海,全長618.9 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

錦陽關
殘缺的城墻

石砌的城墻原約高5米,現殘存南面約3米,北面為斜坡,厚約2.5米,城墻內側有高4米,寬2米的守城馬道,馬道下依墻建石屋。可惜馬道與石屋在風侵日蝕中早已煙消云滅,只有堅韌的城墻在無言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長城遺址依山就勢,逶迤起伏,宛如一條巨龍盤踞在崇山峻嶺之巔,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背后就是齊長城北門關

登臨古老的齊長城上,沐風南望,一片低平,已屬古魯國,密林中點綴著幾個紅瓦小村,隱約傳來幾聲雞啼。轉身北望:海山湖盡收眼底,湖水清碧,青山影子倒映其中。垛莊水庫管理站靜靜守望在北岸,依山傍水的邵莊村顯得更加秀氣。處處一派祥和景象。

今日錦陽關
昔日錦陽關

忽然疾風驟起,松濤陣陣,如萬馬奔騰,又似戰鼓擂動,不時傳出兵戈相搏之聲,我們仿佛突然置身于千軍萬馬的古戰場。抬望眼,一股豪氣丹田生,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孩子們也一改剛才的泰然,個個雄赳赳,氣昂昂,如同奔赴戰場的英雄 。幾個孩子攏手沖著遠處的大山喊:“哎——呀——嘿——”群山回應,轟鳴,震動。人人效仿,群情激昂,不約而同喊起來。平日里什么擔憂、煩惱、委屈、苦悶、失意,一古腦兒倒出,吐向大山。大山敞開寬大的胸襟,包容了這群任性的孩子的盡情宣泄。

海山湖

感嘆之余,不禁遙想當年:齊桓公身披金甲,策馬而立,壯歌慷慨,旌旗一揮,戰鼓雷鳴,矢下如雨,敵軍瞬時死傷無數。雖盡顯英雄豪氣,但同為齊魯大地圣人子孫,兵戈相見,何等慘烈!

齊長城天門關

現如今,長城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歷史撥開戰亂的陰云,呈現盛世的平和。從昔日的金戈鐵馬,氣吞山河如虎,到今日正氣萬古香,四海一家皆兄弟。古人飽經戰亂紛爭之苦后,終于懂得和平的珍貴。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國泰民安,念凡人須自重。每一次拜訪屹立于山巔之上的齊長城,總覺得都是一次精神的朝圣。

快樂遠足齊長城,坐擁自然豪氣生。山水育人揚正氣,讀寫啟智笑談中。

期待,明年的遠足。

山路



斑駁的巖壁
休憩

采薄荷芽

九洲芳文投稿一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