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偶得

圖片發自簡書App


讀了《我是大西洋來的颶風》這本書。我明白了做課程就是要找到課程與孩子生命編織的切入點,讓課程豐盈孩子的生活,乃至生命,也讓生活喚醒孩子的課程。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像郭曉明老師那樣,擔當使命,不等待,不依靠,堅守自己的追求。珍惜這陽光下的美好日子,讓每天的生活都有詩歌相伴,讓每天的自己都像冬至后的白晝一樣長一點,或者長一首詩的理解,或長一句話的編織,或長一段理論的學習,或長一條教學策略的改變,或長一個思考……

我明白了班級共讀原來是這樣做的:所有的故事都是發生過的事,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個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只有真正吻醒或活出來到故事才是自己的故事。因此,共讀能否成功不是看能否回答提出的討論題,不是看他們對文本分析的多么細致,不去看討論筆記記得多么完善,不是看孩子們的日記寫得多么精彩,更不是看小報辦得多么豐富多彩,而是要看孩子們是否把這故事喚醒,是否在真正的經歷此故事,并把故事活出來。這樣的共讀,才是真正的共讀。帶著孩子們走進文字,穿越文字,然后又從文字里走出來。但這走的過程其實是文字與生命的共鳴,與生活的相遇,一路感受,一路收獲,文字變成了自己的故事,故事靈動起來,那與生命的交織留下的,是經得起時間的沖刷的,當文字遠去,故事不在,但沉淀下來的,卻永遠不會逝去。

行動,就有收獲。

堅持,才有奇跡。

這本書本身也是一次颶風,既能給我們鼓舞,更能給我們啟迪!既給我們帶來一絲清醒,更為我們增添了幾分能量,指明了行動的方向!

讓我們的生命也被颶風感染,讓生命燃燒!

讓郭曉明這個大西洋的颶風,綠了我的這片原野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此篇寫于2009年8月5日。終究會有一些書,一些事,一些人,就這樣痛痛快快地忘記了,一點痕跡都沒留下。 讀書偶得(...
    陌上花開wen閱讀 625評論 0 0
  • 最近看完了楊絳先生的傳記《聽楊絳談往事》和韓梅梅的《一個自己的房間》,在看來自內大的學姐考拉小巫寫的個人奮斗史《考...
    霏霏愛學閱讀 169評論 0 0
  • 培養習慣是向內求,改變自己的開始,小強老師分如下三步來培養一個習慣 1建立儀式。習慣培養卡片: 我要培養—(承諾)...
    黃釵英閱讀 277評論 0 0
  • 我生命中的貴人 徐霞 小時候,母親常常要帶我去找瞎子算命,我從不相信瞎子算的命,我相信人的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母親對...
    千羽千影閱讀 1,502評論 1 0
  • 狗茍蠅營
    天語尚閱讀 33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