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和丈夫陳俊生育有一子,過著人人稱羨的生活。然而,這樣看似完美的生活突然間因為丈夫的離棄而支離破碎,而拋棄他的丈夫并非無情無義玩弄女人之輩,而是一個兢兢業業踏實本分工作的靠譜男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男人,決意要和他們公司相貌不比羅子君,衣著不如羅子君的單親媽媽凌玲在一起。
這個故事不同于以往那些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結婚就邋遢、心機婊借機上位的情節。更不是一個男人貪圖美色,女人年老色衰,愛情不在的故事。而是一個,“婚姻本如是”的故事。
這就是婚姻殘酷的真相。
羅子君失魂落魄地說“當初是你說要養我一輩子的”。有多少女人在聽到男人說“我養你”的時候感動的撲入懷中,為之心動,且不知這是一個婚姻的陷阱。
這個陷阱不是男人的騙局,相信那時那刻他們確實是出于愛的本意。然而,愛不能解決吃喝拉撒,男人也終不是銅墻鐵壁般的英雄,他們也會能力有限,他們也有內心不安,也有恐懼,也有疲勞。踐行愛情的,不是永恒不變的承諾,而是時刻在變的價值。
羅子君很好,陳俊生也不壞,但是,婚姻就是會讓兩個都不壞的人陷入死結。
就是因為:
1 價值不再匹配;2 需求不再一致;3 缺乏獨立自我的魅力
1 、價值不再匹配
什么是價值?
如果按照電視劇的意思,就是這個女人沒有生存資本,靠著男人養活,沒有生存資本,就是沒有價值。如果單單這么理解,看完這個電視劇,諸多女性就會撂下一句“愛情靠不住,女人還是得有事業”草草了事。這沒錯,但是,如果單單這么理解,那么這個故事你就白看了。因為事業有成、離婚離異的女人更不在少數。
當然,這不是說事業無用,事業可以讓你有底氣,有社會身份,可以避免你面對婚姻破裂的時候無依無靠。也就是說,事業讓你有路可退,然而,事業并不完全等于你的價值。
所謂一個人的價值,不是這個人自己決定的,而是社會與他人決定的。
商品的價值,是由市場決定的。商品不僅具有使用價值,而且具有交換價值。它只有在商品交換中,通過一種商品同另一種商品的相互對等、相互交換的關系才能表現出來。
一個女人事業有成,這部分價值是針對某一類人而言的,比如對于你的上司,你的公司,你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因為你的存在可以給他們交換來更多的產品、機會、效益。但是對于你的先生,未必。
有人說,羅子君雖然沒有賺錢,但也在提供價值啊。比如給他的先生一個溫暖的家,給他端上一碗雞湯。是的,沒錯,但是這個價值的可替代性太強了,誰不會做一碗雞湯?凌玲也可以。哪怕沒有她,請個家政就可以搞定。
當一個人的可替代性越強,你的存在價值就越低。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因素:這個價值對于陳俊生而言是否重要。當一個男人事業需要支持的時候,等待回家和一碗雞湯不是他最關心的價值。
為什么說婚姻有時候是一個死結?就是因為:我們雙方的需要,以及對對方價值的期待隨時在變,而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隨時改變自己迎合對方。
說到底,愛,是我們彼此走到一起的前提;價值,才是我們彼此走下去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對于夫妻而言,所謂價值,很具有個體性,你的價值是與人不同。
為什么有人說“當初我們那么相愛,為何今日彼此離棄?”,因為你們再也無法提供彼此存在的價值了。也許你需要你的先生,因為他直接提供了你生活下去的物質保障,對于你而言,他的價值極高;而你呢?你的價值卻在逐漸降低。洗衣做飯的價值,至少目前看來,是隨時可以代替的。而其他方面,比如精神,你也未能提供更多。
價值交換一定建立在對等的基礎上,當我們價值不對等,誰來和你交換呢?
沒有愛情,可以支持你的一生;唯有價值,可以讓你死路逃生,且有路可退。
2、 需求不再一致
戀愛的時候,我們的需求是一致的,是可以相互滿足的。
我喜歡你,你喜歡我,我需要你,你需要我,我想和你在一起,你想和我在一起。目標一致,需求相互滿足,所以我們走入婚姻,希望長長久久彼此滿足。
“愛我,就應該回家陪我,愛我,就應該讓我過好日子”。如果一個妻子這么說的時候,他的丈夫會不會覺得“愛我,就應該讓我找哥們喝喝酒解解壓,愛我,就應該讓我有個屬于自己的時間”。你們當初的需求是一致的,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你們的需求已經發生了改變。
一個人的需要改變了,一個人還在滿足舊需要,死結就這么易結不易解了。
世界上沒有“愛我就該….”,沒有“該不該”,只有對方愿意不愿意。越早認識到這一點,對于雙方越好,可以避免以愛的名義消耗彼此僅存的愛。
3 、缺乏獨立自我的魅力
這部分主要寫給女性,因為女性存在這個問題的人居多。原因是男性向外求,尋求社會價值,這個過程就需要他獨立支撐;女性側重家庭,更容易失去獨立意識,依附先生。
很多女人最大的問題是:一邊在愛面前自視清高,認為有愛就有一切;一邊在生活里借愛的名義無原則討好,放棄自己。
前幾天看到一個所謂的網絡情感寫手,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你和男友約好吃晚飯,結果男友的哥們打電話讓他去看球賽,你該怎么辦?
她給了三個答案:
1 你不是說好咱們一起吃飯的嗎,你不能說話不算話;
2 好啊,那你去看球賽吧,球賽只有一次,吃飯隨時都可以;
3 那我陪你去看球。
這個網絡專家推薦了第三個答案,理由是:姑娘們,你不僅僅要做一個寬容大度的女孩,你還要讓他覺得你愿意陪伴他,支持他。
看到答案,我只有“呵呵”了,順便問了一個男性朋友,你喜歡哪個?男性朋友回答:第二個。因為我更愿意和哥們一起看球,自在啊。如果女友在,還要照顧她看得懂不,怕冷落了她。
大家看看,這愛是多么一廂情愿。就如同多少女人在婚姻里也是出于一廂情愿,你問對方喜歡與愿意了嗎?
這就是無原則討好。
一個并不喜歡看球的女子,裝出一副多么愿意陪伴男友看球的樣子,這并不能讓男人以后有多愛你,因為裝得終究會暴露,而結果會是雙方都很累。這種理念如果繼續深入,并不利于雙方長期關系。
比如:1 你的討好未必是對方喜歡的;2 你的討好讓你失去自己的生活、降低個人價值;3 討好一時無法討好一世,今天的討好一定會變成明天的抱怨,沒有人可以單方面委屈自己,因為我們都是價值對等交換。某一天你一定會說“你看,我即便看不懂球也能為了你陪你看球,為啥你不能陪我逛街”,相互的指責和抱怨由此產生。
不僅如此,除非你真的同樣喜歡看球,若非如此,這樣做只是一種依附,久而久之會讓會讓他覺得窒息,因為:1 你缺乏應變能力,不會隨時處理自己的空閑時間;2 讓彼此覺得被對方約束。特別走入婚姻后,男人更需要自由時間,女人如此做甚至會讓他覺得你是不是不放心不信任他,以至于他看個球你都要跟著。對的,不自由被監管的感覺。哪怕你一百張嘴,都無可申辯你帶給他的感覺。你以為你在愛他,他以為你在管他,這就是不獨立帶來的問題。
如此以來,婚后你的生活就會陷入更多的問題:
1 你所給的,不是對方需要的,這時候你沒有任何交換價值。
自以為是地為對方好,為對方做飯洗衣,委屈自己,哪怕對方說“我們可以請一個小時工,你不用這么辛苦”,但是你卻自以為是地繼續犧牲自己為先生省錢,做一個勤儉持家的好妻子。殊不知,你的先生其實希望你把洗衣做飯的時候用來多讀幾本書,培養自己的興趣,從事一個自己喜歡的事業。
你提供的不是對方需要的,那么交換價值為0。
2 自以為付出了很多,對方卻毫不知情。委屈了自己,抱怨了別人。
總覺得自己為這個家付出了許多,其實根本沒有考慮過自己的付出是自己選擇的,對方也許不需要。就如同球賽一樣,他不需要你的陪伴,也許他更喜歡你合理安排你自己的時間,把你自己的“單身”日子過得風生水起,也好讓他毫無壓力地享受和哥們在一起的單身快樂。
會愛自己,會照顧自己,有自己生活的人,才能夠不給對方造成壓力,才不會讓倆人過著捆綁式生活。
陳俊生說了這么一段話,大意是子君太單純,他總是希望讓子君避開一切傷害,保護她,但是他很累。在這個事情上,子君沒有錯,因為陳俊生從來沒有和子君溝通過他的需要他的壓力;然而,子君也有錯,錯在她從來沒有發現丈夫經常加班背后的需要,還在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問他啥時候回家。她用期待他回家等他吃飯來表達她的愛,同時得到陳俊生的愛,而陳俊生不需要這樣的愛,也無法提供這樣的愛。
大家彼此都在做著“我認為他需要”的事,也許婚前子君并不需要陳俊生這樣的照顧,也許婚后陳俊生也不需要子君在家里“夜夜等君歸”的期待。他們彼此造就了對方的“無能為力”。
夫妻是什么?是在這個孤獨的世界上,找一個人與自己相互扶持,而不是讓自己去保護的人。
既然是相互扶持,就需要:
雙方均具備個人的扶持能力。要想做到扶持,就需要你的獨立。一棵藤是無法扶持大樹的,一棵大樹也不能長久經受一課藤條的纏繞。
即便你經濟獨立,如果思想不獨立,你照樣是一棵藤,用無形的藤纏繞他,壓垮他。就比如,討好,討好永遠不是扶持,因為討好的人,發自心底是脆弱的。
獨立,不僅在于自己要獨立,也要理解對方的獨立。
子君就像一顆藤一樣愛著俊生,而俊生卻需要另一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