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國內交互設計名詞混亂不統一,很多設計師不知道如何用專業術語稱呼一個控件,因此我開了《這個控件叫什么》專題,梳理控件的名稱和使用事項,希望能為推動交互設計發展,做出一點微小的貢獻。
Stepper(步進器)由一個增加按鈕、一個減少按鈕和一個由按鈕控制的數值組成。每次點擊增加按鈕(或減少按鈕)數字增長(或減少)的數量是恒定的。
如何使用
適用于數值精確的小范圍調整
在移動端,iOS普遍用Picker(拾取器/波輪選擇器)解決多選一的問題,Android則是用Dropdown menu(下拉菜單)或者Dialog(對話框)。但對于數值型數據(商品數量、投資比率、人數等等)的精確小范圍調整,Stepper優于其他控件。國外有用戶測試結果顯示:相比Dropdown menu,用戶更喜歡在機票預訂App里用Stepper選擇乘客人數,因為Stepper更直觀用起來更快更簡單。(http://lukew_img.s3.amazonaws.com/LukeW_FlightBooking.pdf
)-
注意默認值和上限與下限
如果Stepper默認值離用戶目標的數值越遠,需要的點擊次數越多。選擇一個合理的默認值能幫助用戶減少點擊次數提升操作效率。此外,要注意考慮數值的上限與下限,在到達限制后禁用相關按鈕。
下限與上限 -
數字快捷修改
如果對數值有大幅度調整的需求,可將數字改造成輸入框,通過鍵盤快捷大幅度精確修改。
淘寶截圖
相關資料
- Sliding Stepper(滑動式步進器)
在PC端Stepper的點擊區域非常小不易操作,而且Stepper每次點擊后數字變化太小,如果要調整數值遠不如直接改輸入框來得方便。國外有案例將Stepper和Slider(滑塊/滾動條)相結合為Sliding Stepper,加和減被合并為一個按鈕,點擊按鈕后出現垂直滾動條,通過操作垂直滾動條,調整數值會更快幅度更大,且可以觀察數值對應的事物產生連續變化,非常適合圖形設計軟件。
詳情可閱讀:http://uxmovement.com/forms/sliding-stepper-an-end-to-the-painful-clicking/
Sliding Stepper
爭議
Google在Material Design里把Stepper 定義為步驟指示器。(詳細請閱讀:https://material.io/guidelines/components/steppers.html )
考慮到除Material Design以外的其他設計規范都將Stepper 定義為步進器,因此我覺得Material Design的稱呼方法不是主流,建議大家用Step Indicator來稱呼步驟指示器。
《這個控件叫什么》專題
這個控件叫:Badge/徽標/小紅點
這個控件叫:A-Z index/字母索引導航
這個控件叫:Segment Controls/分段控件(附錄與Tabs的區別)
這個控件叫:Skeleton Screen/加載占位圖
這個控件叫:Page Indicator/Page Controls/頁面指示器
這個控件叫:Switch/開關/滑動開關/切換開關
Toast(吐司提示)的曾經、現在與未來
這個控件叫:Picker/選擇器/拾取器
這個控件叫:Action Sheet/動作菜單/動作面板/行動列表
這個控件叫:Popover/氣泡彈出框/彈出式氣泡/氣泡
這個控件叫:Text fields/輸入框/文本框
這個控件可能叫:Notice Bar/通告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