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太敢說價值觀,心里總覺得這很嚴肅和高大上,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總結和敘說,但日常很多問題卻又都繞不開價值觀這個東西。
所謂價值觀
那么價值觀是什么?百度給的解釋是:價值觀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念。
拆解一下,價值觀的基礎是自身的經歷以及當下的感官體驗以及思維運動,價值觀的結果是對事物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決定,是一種取向,價值觀的核心是每個人心中對某事某物某人的價值判定。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價值觀是處于變化當中的,可以耳濡目染,可以被他人影響,亦可能因為自身經歷的變化而產生變動,然而對人生來說,沒有比較巨大的變故,其核心價值觀一般會保持不變。
比如關于財務的價值觀,老一輩的人傾向于儲蓄,省吃儉用去存錢,即使到了物質極度豐富的現在,仍然會節儉度日,這樣會比較有安全感。
而我們這一代,雖然從小被教導要勤儉節約,但相對來說,會更注重體驗,傾向于通過消費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無論是從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如今鮮花訂購服務逐漸流行,為只是付費的知識付費時代的來臨,也都是一種價值觀變化與更迭的表現。
發現價值觀
每當一個新聞事件出來的時候,很多網友都會蜂擁去發表自己的見解,誰對誰錯,事件該怎樣解決,引起了什么樣的輿論。
那么對一個人所發表的看法的評價,有一種就會被人說,某某三觀很正,這其實就是對價值觀人生觀的評價,代表認同這種主流價值觀。
基本的主流價值觀,是在顧及大多數人利益的情況下,社會所達成的共識,然而個人并不一定完全一致。有人曾經說,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有時候比人與豬之間的差別還大,我想一部分說的就是價值觀的差異。